約一個時辰后,蒙仲與惠盎在大梁城內的驛館沐浴更衣,隨后便在田文的帶領下,乘坐馬車前往王宮。
在見到魏王遫后,惠盎呈上了國書,并代表宋國君主宋王偃、宋國太子戴武以及舉國宋人,向魏王遫表達了感激之意,并且,他還獻上了一份禮單,大概是財帛、美酒、美人之類的。
對于這些禮物,魏王遫當然不會在意,但宋國的感激之意他確實是收到了,他笑呵呵地對惠盎說道:“宋王太客氣了,魏宋互為盟友,宋國有難,我魏國自當給予援手。”
期間,魏王遫亦不忘夸贊蒙仲,使得宮殿內的氣氛更為融洽,唯獨薛公田文神色好似有些懨懨,顯然這位名震中原的貴公子,還是無法淡忘他與蒙仲之間的那些恩恩怨怨。
隨后嘛,就如田文所言,魏王遫命宮人們送上豐盛的酒菜,盛情招待了惠盎與蒙仲——唔,嚴格來說,蒙仲應該跟田文一樣,算是這次宴席的陪客。
邊喝邊聊,待酒過三巡后,惠盎忽然轉頭朝他身邊席位的蒙仲眨了眨眼睛,眼眸中似乎帶著幾分竊笑的意味。
見此,蒙仲微微一愣,但旋即就立刻明白過來:這位義兄要開始了。
果然,只見惠盎再次舉杯感謝了魏王遫派兵救援宋國的恩情,旋即有意無意地對魏王遫說道:“說起來,無論是我家大王還是在下,都很意外于這次率軍救援我宋國的魏軍,竟會由我弟蒙仲所率……我弟年輕氣盛,做事沖動,卻能得到魏王的體諒,魏王不愧是天下賢君。”
魏王雖然不太明白惠盎為何提及蒙仲,但大致也猜得出來,無非就是惠盎趁機給他義弟蒙仲邀功而已。
但他并不排斥。
畢竟,魏國現如今確實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帥才,除了一個翟章,剩下的就只有蒙仲最為可靠,其余像唐直等將領,作為將領足以,但作為統帥,終歸還是不曾經受考驗,不像蒙仲,一次伊闕之戰、一次宛方之戰皆極其出色,就連秦國的名將司馬錯都受挫于此子手中,這一度讓魏王遫竊喜不已。
白撿一名帥才,這還不值得他為此欣喜不已么?
更別說,蒙仲身邊還有蒙虎、華虎、蒙遂、樂進等一大批年輕有為的將領。
于是順著惠盎的話,魏王遫亦再次稱贊了蒙仲,然而就在這時,惠盎忽然說道:“說起來,鑒于我弟蒙仲此番的功勞,我家大王曾有意將商丘封賜于他作為封邑,封他為商城君……”
待他說完這句話后,宮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此時再看魏王遫與薛公田文二人,已是被惠盎這句話驚地說不出話來。
商丘城?
宋王偃竟有意將商丘城賞賜給蒙仲作為封邑?
雖說魏王遫對宋國并不是太過于了解,但他也知道商丘對于宋國的意義,倘若宋王偃果真將商丘賞賜于蒙仲,這件事在宋國的影響絕不亞于將現如今作為宋國國都的彭城賞賜于蒙仲——甚至于就商丘的歷史底蘊來說,賞賜商丘的影響更加惡劣。
但反過來說,從這件事也能看出宋王偃對蒙仲的重視程度。
“竟、竟有此事?”微微咽了咽唾沫,魏王遫干笑了兩聲,眼神有意無意地看向蒙仲。
而此時,蒙仲早已低下了頭,免得旁人看到他臉上的尷尬之色。
不得不說,縱使魏王遫,此刻心中也難免些忐忑。
畢竟就當前的情況表明,宋國似乎準備在他魏國挖墻角,而且挖的還是蒙仲這位出色的年輕統帥。
其他人也就算了,可這個蒙仲,那可是曾一度對抗田章、司馬錯等名將卻絲毫不落下風的驍將,就連他魏國的大司馬翟章,那個脾氣素來不好的翟章,如今亦對蒙仲多加贊譽,魏王遫還考慮著如何設法化解蒙仲與田文的矛盾,以便于日后他重用蒙仲抵擋秦國,卻沒想到今日竟發生了這么一出。
而面對著魏王遫的震驚,惠盎卻自顧自說道:“當然,這么大的事,在下豈敢信口開河?我弟乃莊夫子的高足,自他一十四歲初見我家大王時,便引起了我家大王的重視……后來得知他種種事跡,對他更是喜愛。”說到這里,他搖搖頭,故作遺憾地說道:“然而,我弟為人固執,他說他如今是魏國的臣子,豈能接受他國君主的賞賜?是故推辭了我家大王的賞賜。……這令我家大王深以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