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詩,在記錄了歲月至柔至情的同時,更是一個王朝沒落的投影
前面講過的他的詠史懷古詩,真的僅僅只是在懷古嗎,我想不是。文采風流,又兼有經世之略,這樣的一個人,若在盛世,未嘗不能一展抱負。
大唐
“若杜牧在我們這里,必為秦王府座上賓。”
李世民重重點頭,如果真的有,他絕對不會讓杜牧白白蹉跎青春的。
但可惜,這只是一種假設。被蹉跎的年華,一如他在請懷里發出來的嘆息那般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薄幸名嗎
到最后自己給自己的評價居然是贏得青樓薄幸名,心情真的是,起起落落落落,杜牧更心梗了。
俗話說,史家不幸詩家幸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杜牧雖然只有四百多首流傳于世,但是大家需要背的,耳熟能詳的,簡直太多了。
女聲哀怨的聲音響徹天空。
“嘖,反正需要背的不是朕。”
劉徹振作,暇整以待換了個姿勢,準備看到底是哪些詩。
首先,先上個王炸。清明詩詞壓卷之作清明,這短短的幾句話,給大家上了多少個思想鋼印
天幕打上清明之詩,這次打字帶上了音效,聲音十分清脆,宛如斗大的雨珠落在水面上啪啦作響。
“但是真的很有畫面,就好像親身看見了那杜牧如何向放牛娃問路。”劉徹肯定,而且這首詩很通俗易懂,反而讓大家把清明牢牢記住了。
自他之后,大家腦海里面的清明,便蒙上了一層如絲細雨。只要想到清明,就會想到下雨,二者密不可分。
女聲吐槽道。
不僅如此,杏花村的名氣也一炮打響。杏花村其酒,飲后回味悠長,酒力溫和,清香純正,再加上杜牧清明一詩的加持,因此享譽千載而盛名不衰。時至今日,杏花村已成為著名酒都,杏花村酒更是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好酒啊”光是憑天幕的描述,劉徹都能想到這就味道絕對不差。
杜牧酒杯在手,突然覺得口中干涸,連忙喝了一口。
接下來這首,大家也熟悉得很,不熟悉的朋友,上高中也會熟悉的。赤壁,不得不說教材真的好多赤壁之戰相關,杜牧的赤壁,蘇軾的赤壁懷古赤壁賦,您猜怎么著,都在高中教材里,都得背,必須背,全文背
女聲碎碎念念。
“情之所至,寫詩作賦,在所難免。”
被點到名的蘇軾心虛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誰
讓赤壁這個地方這么出名,打卡的時候寫點詩,寫點賦,感慨下人生還不正常。
“這不能賴我你們自己選的。”
提前得知兩篇選中蘇軾很高興,但是這背誦嘛,他表示這鍋我不背。我是寫了,但是沒讓后面的人背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誰”孫策和周瑜兩相對視,眼里不敢置信,赤壁,周郎,二喬自己家房子塌了。
作者有話要說杜牧快完活了,剩個小尾巴。清明大家都會背吧,就不寫了。
有才名,多膏節,吏民懷服之。黃州府志前身應是梁江總贈司勛杜十三員外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唯有杜司勛。杜司勛
沈傳師表為江西團練府巡官。又為牛僧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拜侍御史,累遷左補闕,歷黃、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牧剛直有奇節,不為頗疑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兵法戎機,平昔盡意。嘗以徒兄驚更歷將相,而已困眠不振,怏怏難平。卒年五十,臨死自寫墓志,多焚所為文章。唐才子傳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贈別二首其一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