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天幕沒再多言,直接靜靜放上了全文。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公瑾,看來仲謀這小子在我走之后做的不錯啊。”
孫仲謀還能是哪家的呢,指定是我家的。
孫策老懷欣慰,臉上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是啊,所以伯符,為人兄長當以身作則,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胡鬧了。”
周瑜抬頭看了孫策一眼,清亮的眸子滿是打趣
“百年之后被自己弟弟比下去多不好看。”
“放一百個心吧,我是誰我可是孫郎”
孫策翻了個白眼給好友,當即表示被弟弟比下去這種事情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于是兩個人又是邊看詩詞邊互相打趣,在戰火仍頻的年代里,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閑了。
大唐
“于京口嘆風云,登北固亭以思英雄,善。千古江山,這四字恰似破空而來。”
“千古”與“江山”,正是撕開了時間與空間,引出下文的諸多豪杰英雄登場。
李白用欣賞的目光看著天幕。
“何止啊,我想起句對于大宋而言除了豪邁之外,還有一種令人頓生沉痛激憤之感。”
杜甫補充道。
千百年的江山又如何,現在呢卻被雨打風吹去,于他們旁觀者而言是遺憾,是唏噓,但是對于宋人來說,是山河破碎的無力,更是還我河山的悲憤。
斜陽草樹,導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沒有人會拒絕建功立業,還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這樣的字眼足夠令人熱血澎湃,以至于劉徹的呼吸都開始急促起來,眼里全是興奮的光芒。
“從寄奴曾住到氣吞萬里如虎,太會寫了。”
如此巨大的反差,劉徹閉眼都能從腦海里勾勒出一個當年從小巷子里竄出來的孩子一步步成長為一代英豪的形象。
揮戈躍馬,馳騁中原,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劉徹不知道的是,這劉裕論起來也是漢朝皇室后裔,只不過這個漢朝后裔的水分嘛類似于劉備的“中山靖王之后”,屬于遠支中的遠支。
大唐
“南朝皇帝劉裕么”
李世民斟酌了一下言辭,
“當真是一代雄主。”
南北兩朝,始于始于劉裕建立南朝宋,止于隋滅南朝陳。劉宋永初元年,宋武帝劉裕逼迫東晉皇帝禪位,在南方建立劉宋王朝。北魏太延五年,北魏皇帝拓跋燾在滅亡了北涼、北燕、大夏等政權后,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南北朝正式開始形成對峙局面。
劉裕和拓跋燾二人都是有為之主,而劉裕的小名正是寄奴,對于宋武帝劉裕,李世民還是很佩服的。
“人杰
也。”
房玄齡順了一把美髯,贊同道。
其他人反應大多也是如此,了解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劉裕當皇帝當得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