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直接將一盆污水澆在屈原頭上,或許是這段時間聽多了大臣對屈原的誹謗,不等屈原解釋,楚懷王直接命人將屈原趕出去。
另一邊,齊國也初次嘗到了齊楚聯盟的好處,還未等下一次出戰,先等來了楚使的謾罵,齊宣王直接宣布與楚國決裂。
齊楚決裂后,楚懷王立馬派人去秦國索要張儀承諾的六百里地,結果張儀一轉臉不認賬了,指著地圖畫了六里地,還說是楚王自己聽錯了。
劉徹摸著下巴,“跟秦王相比,朕還是太要臉了。”
秦王政看著曾祖父的黑歷史,也是無言以對,說實話,秦國的信譽在其他國家人眼里不怎么好,這也是一代一代秦王的功勞。
承諾的六百里地轉眼變成六里地,差點沒把楚懷王氣吐血,楚懷王憤怒出兵攻打秦國,可這次再沒有一個齊國幫忙,楚國不僅沒贏還失去了漢中等地。
現任齊王點頭,沒錯,秦國就是這般不要臉。
嘗到失敗后,楚懷王才想起屈原,于是給屈原官復原職,又派遣他出使齊國,再次促使齊楚結盟。
再次趕往山東,屈原說盡了好話,才令齊宣王回心轉意同意結盟,畢竟強秦就是諸國頭上懸著的一把刀,可不能給秦國找到機會一一擊破他們。
齊楚重修舊好,屈原再次立功,公子蘭等人坐不住了,二話不說又在楚懷王面前詆毀屈原,說屈原寫了很多罵楚懷王的詩,楚懷王信了,二話不說將屈原的職位改成三閭大夫,還將他派遣到漢北蠻荒之地任職,簡單來說屈原被流放了。
屈原被流放,秦國的張儀聽聞后差點沒笑掉大牙,立刻出使楚國,楚懷王見到他恨不得將他挫骨揚灰,只是被子蘭嚇住了,張儀不能殺,殺了會有百萬秦軍為他報仇。20”只一句話就嚇住了楚懷王。
楚懷王不僅不敢殺張儀,還好酒好肉接待他,張儀再次成了楚懷王的座上賓,開口就是要跟楚國結盟,成為親家永不背叛。
也不知道楚懷王是吃一次虧沒長記性還是張儀口才太好,這次楚懷王又雙相信了張儀。其實楚懷王相信張儀也不是沒有原因,秦楚兩國聯姻那是非常普遍,最早可以追溯到兩百多年前那次楚平王給兒子戴綠帽子事件上,現任秦國當家人宣太后可就是楚國人。
剛上任的秦王嬴稷就擁有楚國一半血脈,就跟張儀說的那句話一樣“秦楚”是兄弟之國。
這情深意切的話,毫無疑問耳根子軟的楚懷王信了,楚國跟秦國聯姻,勾勾搭搭在一起,可就惹怒了其他五國。因為就在幾年前,齊楚帶頭聯合燕趙韓魏四國來了一次合縱攻秦之戰,楚懷王就是縱長
你一個帶頭縱長跟敵國聯姻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帶頭坑我們
毫無意外齊楚再次決裂,燕趙韓魏等國也疏遠了楚國,見楚國被孤立,秦國二話不說再次攻打楚國,在將盟友得罪死后,楚國未能再得到其他國家幫助。
楚國戰敗求和,秦王便約楚懷王到武關商議,這個這武關就是秦楚交界地,也是秦國的四塞之一,秦王此舉顯然是不懷好意,畢竟這議和不是非一國之君不可。
此刻遠在漢北的屈原聽說后,馬不停蹄趕回來勸阻楚懷王不要去,楚懷王猶豫了,可公子蘭卻力勸楚懷王去,顯然楚懷王更相信親生兒子的話,或許是從楚平王身上得到了教訓。
秦王嬴稷摸著下巴,想起了那位楚懷王,咧嘴抱住了小孫孫教育道“楚平王親小人遠子嗣,楚懷王只知道親子嗣遠賢臣,這兩種都不可取,乖孫孫,要是你遇見這種情況會怎么做”
小贏正道“大祖父說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秦王嬴稷樂開了花,抱住小孫孫舉高高,“沒錯,這才是我大秦國主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