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楊昭還是嫡子,太子至今未生出嫡子,嫡孫分量直接在獨孤皇后心里加重分量,在獨孤皇后看來,嫡孫才是孫子,庶出就是給口飯吃的阿貓阿狗,長大后分個爵位打發了,想要覬覦皇位是想都不要想。
楊昭生來就要做皇長孫,突然受到父親牽連,祖母病重,祖父翻臉二話不說將他驅趕出京,年少的他還要照顧母親和弟弟
此時還受到父親的譏諷,楊昭心里不是不難過,但更多是松了一口氣。
他低下頭奉上一封信。
“祖父讓兒子抵達廣州后交給您。”
老頭子還有信交給他
楊廣遲遲沒動,楊昭也沒收回去,就這樣父子二人僵持著。
不知過去多久
,楊廣嗤笑一聲接了過去。
楊昭手放下,悄悄捏了捏發酸的手臂。
楊廣面無表情打開信,信里還是老調重彈,讓他好好經營嶺南,不過多了一些內容。
“最南邊的海島隔著大海還有一片不小于中原的土地,那塊土地上土著少,都是平原地帶。我兒暫時在廣州多經營幾年,造船去找這塊陸地,未來大隋一旦有個不幸,你可將封地的人口一塊都帶走。”
“萬萬不要再逐鹿中原,你父我一生不自由,以前在宇文家統治下兢兢戰戰,后來稀里糊涂當了皇帝也備受制約,中原王朝壽命有數,天音言之不過三百,父深以為然,反倒是交趾等小國國祚更長,我兒可跳出中原去海外開辟新土地,等中原再陷入戰亂,子孫可挾持百年積攢奪回我大隋江山。”
楊廣嗤笑一聲,說這么多不還是告訴他幾百年后再奪嗎那時候他骨灰都不一定存在了。
隨手將信扔給楊昭,“這任務交給你了。”
他喝了一口酒,覺得這提議非常不錯,老頭子安排的任務就交給他最疼愛的孫子,他是不管了,他今生哪怕是死,也要埋在中原
新一年是個豐收年。
朱棣看著城外土地很開心,種紅薯好啊,只澆幾次水,需要的水比種植小麥還要少。
哪怕結出的果實也沒有后世的夸張,畝產也沒那么高,光耐旱這一點就足以彌補其他不足。
種玉米好,高高的玉米稈子可以拿來喂牛羊,不嫌拉嗓子玉米棒芯也能一塊磨成面。
重要的是耐旱,只澆幾次水。
特別適合旱田極多的北方。
種土豆好
想不出更多夸贊的詞了,朱棣也不介意,滿臉喜悅看著望不到邊的田地,像極了辛苦一年等待豐收的老農。
“種土豆好,種紅薯好,種玉米好”朱棣哼著自創小調,轉頭問身邊的農官。
“玉米可以采了”
農官忙點頭,“玉米可以,紅薯還要晚半個月,土豆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
朱棣意氣風發道“馬上就到中秋節了,俺要在中秋節前知道玉米產量。”
農官也是一臉喜氣洋洋,“下官這就去安排。”
皇莊里的佃戶已經整裝待發,除了佃戶,還從外征了一群農戶提前服明年的役。
浩浩蕩蕩的人穿梭在玉米地中,先掰下已經老了的玉米棒子,很快一筐筐玉米從田間運送到田頭,再倒在地頭上。
田頭也有驢車將一車車玉米棒子送到莊上,莊子已經提前空出了一大塊平地,堆積的玉米棒子被老少女工扒皮系在一起,掛在搭起的竹竿上晾曬。
所有人都是一臉豐收喜歡,皇帝老爺可是說了,這些糧食也有他們的份,外面各種找關系買新糧的,得知皇莊佃戶今年也分了新糧,就提前出大價錢瓜分了佃戶分到的新糧,準備拿到南方去種。
每家每戶分到不少錢,這些錢拿去買陳糧,可以吃兩年了,就算明年鬧起饑荒
他們也不用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