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說啥嘞”方四妹趕緊拉了拉她,干笑一聲“我二姐正給我外甥睡平頭哩”話說一半就覺得不咋對,只好硬生生轉開話頭“同志,你請隨便參觀啊。”
揉了把猻大爺因為壓下耳朵更顯得平展展的腦袋瓜,林星火急忙抱著兔猻往里面走。
這閱覽室占了一間大屋,靠墻的架子上書目不少,但大多是些之類的。林星火放開神識,繞著這棟小樓尋了一圈兒,在閱覽室后的倉庫里發現了要找的目標。
顯然這倉庫原本才是圖書館,一排排的書架子擠擠挨挨的堆在一起,靠墻還有上百個紙箱子,里面裝的是些沒開封的樣書。
其實運動興起前,五六十年代曾連續出現過幾次圖書出版的高峰,不僅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還涌現出大批科學新知種類的書籍,只不過這部分書冊的發行量一般比較小。
林星火不僅在藏書里找到了本詳細描述紅色大生產時期軍民紡線織布情形,有紡車、織布機詳細構建圖和改造方案的書。還在樣書里發現了一套十七本嶄新的數理化自學叢書,套書還打著綁帶,林星火摩挲了下,她不記得七七年恢復高考的具體日子,但這套卻是高中老校長口中念念不忘的改變他命運的書籍
“林知青林知青”
好不容易跟妹子講完私房話的方二姐找過來,就見林星火搬了好些書在翻。
果真是有文化的知青,方二姐心說,那手不離書的模樣可太招人稀罕了,要是能說給家里的兄弟多好,好不容易供那臭小子讀完了高中,結果連本礦的招工都沒考過去考不上文職崗位就得下礦洞,方家好幾個拿工資的哪兒舍得,就想找個有文化的知青媳婦帶一帶、給他補補課。
方二姐有心賣好,就說“林知青想看書的話就來找我小妹,她專管這個,要是想借回家看也成,只要倆個星期內還回來就沒事。”
林星火想借的書可有不少,方愛霞看著那一大摞有點為難,礦上工人借書當然不用抵押,但這外人來借,少不得壓錢,這么多書,她想墊也墊不起。
能找到這么多有用的書已經是意外之喜了,況且林星火現在不缺錢,就假裝從兜里掏出一把大團結。方二姐眼睛又是一亮,看來這姑娘家里條件不賴,而且還得是疼閨女的家庭出身。
有方二姐刻意幫忙,這些書又是從倉庫里扒拉出來的,等閑沒人去查那里的賬,方小妹就大膽了一把,謄抄下來的書名收了林星火二十塊的押金,就找了個麻袋讓她把書全裝走了。
“姑,給我”大隊長看見林星火扛著那么大個麻袋等在路邊,連問都不問麻袋里裝的什么,直接從車兜里伸手來接。
林星火向一直陪著的方二姐又道了謝,單手扒住卡車鐵欄,一手攬著又縮進她圍巾下的兔猻,輕輕松松翻進有她一個半高的卡車車斗里。
方二姐先被那聲響亮的“姑”震了一下,又被這姑娘利索的身手唬了一跳,直到后面那輛卡車摁喇叭提醒她靠邊,方二姐才拍拍胸口“乖乖那啥屯大隊長家的姑這輩分這身手得,又沒戲”怪不得家庭條件這么好的姑娘沒進兵團,而是在鄉下插隊,原來有大隊當官的親戚照拂著。
運煤的卡車轉了個大彎,先給地區某廠送了半車煤,才又轉去農校,到農校的時候天兒已經黑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