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本就聰慧過人,又極其擅長察言觀色。在國公府的時候便就是賈母帶在身邊兒親自教導出來的,自然是跟尋常閨秀不同。
及至嫁到了姑蘇林家,又作為林家的冢婦、林如海的夫人主持中饋、四處應酬交際,那更是不得了。
不說今天來的是甄家的幾個管家婆子,便就是來的是甄應嘉的夫人本人,她也并不會輸。
可以說,正是因著林家久居姑蘇,并不往金陵去,加上林如海也好,賈敏也罷,為人出事都是低調為上,故此才顯得金陵城那位甄家的主母更出挑一些。
這并不說明賈敏就不厲害。
恰恰如此,反倒能夠顯出來她“真人不露相”。
算起來,這位甄家現任的掌家人、族長甄應嘉跟賈敏還算有親。
之前賈家也在金陵城的時候,多有走動不說,也是聯過姻親的。
算起來,他們家如今掌家的族長甄應嘉,也就是之前說的那位當過康師傅奶媽的甄家老太太的嫡子,還是賈敏沒出五服的表哥。
若是賈老太太當年不是為了家族轉型,拍板兒把賈敏嫁給姑蘇的林如海,那賈敏很可能就成為了甄應嘉的老婆
當然年紀不合適的關系也有那么一點兒,畢竟,甄應嘉是跟賈政同年的,但是主要還是賈家想要轉型,這才沒有讓賈敏也在幾大家族內部通婚了。
也因著此,甄應嘉的正室夫人、甄家的那位現任的當家太太對賈敏這個表妹多少就有些不待見,不過這事兒呢,一般人也不會明說就是了。
但賈敏跟林如海心里卻都跟明鏡兒似得,加上甄家一早就大張旗鼓地站隊了太子那邊兒,林如海兩口子愈發無語,沒事兒也懶得往他們跟前湊。
畢竟,眼看著甄家他們這一大家子上趕著找死,還是離遠著點兒比較好,萬一被無辜牽連了就麻煩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這原本就是人間正理嘛。
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以說,要不是京里頭送來的康師傅的這一個口信,叫林家協助甄家籌辦接駕事宜,林如海和賈敏壓根兒不會跟甄家來往。
但不管怎樣,既然是萬歲爺給的口諭,他們兩家平素有往來也好,沒有往來也罷,那都不重要。都得放下過往坐下來商量,好好把差事給辦好了。
要是辦不好,兩家都落不著好處。
故此一聽說甄家來人,賈敏還是很隆重地擺出了足夠排場來接待的說是按照甄家太太過來的規格都不為過。
但是萬萬沒想到,來的居然只是幾個管事婆子。
賈敏本就一肚子氣,想著怎么給這些婆子一個下馬威,萬萬沒想到,她的寶貝兒子已經幫她把這個事兒給做了。
一時間,她又是高興又是緊張。高興的是兒子真是給力,不用開口就已經讓這幾個老東西吃了癟。緊張的是,若是他可以心聲外放的這個秘密被外人知道了,四處宣揚了可怎么辦才好。
幸好,她這一步賭對了。
這些婆子們雖然也能夠聽見兒子的心聲,但是,卻也跟她們一樣沒辦法說出口。
這就很好了。
正好可以辦成很多以前礙于面子不好辦成的事兒啊。
比如今兒這一番挖苦就十分好。
好聽,愛聽,多說點兒。
賈敏心中高興的不行,面上卻一點兒都不顯,還在那里照常跟甄家的幾個婆子客套。不單她如此,旁邊兒服侍的所有林家人也都是一樣。
大家一致對外,保護我方小少爺,氣死對面兒這幾個臉大如盆的下人。
甄家的婆子們折騰一番,半點兒便宜沒占到,反倒是被莫郁這個心聲外放的特異功能嚇破了膽,自去甄家回話不提。
賈敏命人客客氣氣地送她們出門去,也懶得多說,回頭就撐不住笑了起來,跟著就抱著莫郁親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