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唐皇李世民眼中,兒女分為兩種。
長孫皇后生的和不是長孫皇后生的。
一視同仁
不存在的。
晉王李治小字稚奴,是李世民同長孫皇后的幼子,是經由君父親手撫養長大的、特深寵異的大唐皇子。
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自然不一般。同君父之間的相處,更是親密遠甚旁人。
這本沒有什么,畢竟在濾鏡足夠深厚的唐皇陛下眼中,他家稚奴就是最好的、最棒的、最乖的
當然,承乾、青雀同樣很棒
爸爸愛你們
但感情或許充沛,卻又沒有想象中充沛的嬴政,顯然是無法共情和理解這種親子間的相處模式。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飛了。
恨不得能夠套根繩索將兒女拴在腰上。
幾天不見便是耶耶憶奴欲死。
不得不說,這樣的相處模式對嬴政而言,著實有點難度。
畢竟秦皇陛下雖然當過父親,還當過不止一次父親。
但相較于唐皇陛下對長孫皇后所生之兒女的養育和教導而言,嬴政似乎并不怎么合格,更不曾花費過多的心思。
不過這樣的父子關系也好,相處模式也罷。都是嬴政不好去評判,亦無從去評判。
嬴政所經歷的種種注定了他無法敞開心扉,更無法對這世間人寄予過多的期望。
即便很多時候這君王的信任似乎極好獲取,但真正能夠對得起那份信任的
父母兄弟臣子
從孤獨中來,在孤獨中死去。
這帝王的道路注定了孤獨,并不曾有任何人的同行。
只是異類也好,孤獨的帝王也罷,嬴政無疑是擅長偽裝的。
更不必說他此刻占據和占有的,是原身的身軀及身份。
因而于現階段情況下,無意叫李治察覺到什么,又或者對原身再是寵愛不過的兒子做出什么的嬴政只能嘗試著將自己融入到原身的角色與情緒中,學著原身記憶里的樣子,應付起眼前的局面。
秦皇陛下的演技似乎是極完美的。
縱使在最開始時有那么幾分僵硬與不自然,但只要嬴政想,當可以完美的將其圓過去,并不至于有任何問題。
然而在李治終是在嬴政的安撫之下睡下,皇帝陛下一個眼神掃過,制止了宮人的通報,而后輕手輕腳的離開。
黑暗中,十二歲的晉王殿下再度睜開了眼。
眸中一片清明。
有淺薄的月光透過窗口灑過。
半明半暗間,于李治那尚顯稚嫩的面容上投下晦澀的影。
不遠處,君王修長挺拔的背影從宮殿中踏出。
踏足到那臺階之上。
只是在那某一瞬間,嬴政同樣抬起了眸,望向空中那一輪明月。
眸中倒映過那月的影。
一派寒涼。
并沒有過多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