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妙的是,蒙古如今仍處于半開發的狀態,無論是蒙古還是大清,對草原上資源的利用仍停留在初級階段。
換句話說,這是一片前景光明、廣袤且沒有太多競爭對手的市場。在全新的領域奮斗,可比在成熟擁擠的市場中卷生卷死容易賺錢多了。
蒙古的產出,哪怕胤俄沒有實地去蒙古考察過也能想到不少,隨便就能掰著手指數出好幾樣。而提到草原,最先聯想到的是牧場,是牧場上奔馳的駿馬、放牧的牛羊,而這正是草原上獨有的資源。
馬匹生意胤俄是不打算做的,這個生意對胤俄和九阿哥來說沒什么前景。
即使蒙古草原廣袤無比,可日行千里、百里挑一的駿馬仍舊產出極少。雖然好馬單匹利潤極高,可越是好馬,越是只有宗親權貴才能買得起養得起,市場太小,牽扯又太大,單只為了賺錢不必蹚這趟渾水。
何況大部分好馬其實都進了內務府特供皇室,想做駿馬生意首先得跟內務府競爭,這太麻煩也太敏感了,誰不知道內務府總管凌普是太子的奶爸啊
除了好馬,剩下的良馬、劣馬倒是數量不少,但兵部會訂購其中很大一部分充作戰馬,剩下品相最差的才會真正流入民間。
而且買得起馬的多是富戶,一般的普羅大眾就是買得起也養不起,需求就那么大,市場難以擴張。
就算不考慮利潤問題,單只馬匹本身的問題就不小。滿人以騎射起家,馬匹是戰略資源,是騎兵必需品,在馬匹生意上插手,就算胤俄跟九阿哥的本意只是賺錢,那也是在挑戰康熙的神經。
和嬌貴又麻煩的馬老爺相比,牛羊就親民多了,它們既是牲口,又能宰殺吃肉,副產品還多,簡直全身都是寶。
牲口的生意,胤俄也不想做。
千里迢迢把牛羊從蒙古趕到關內售賣太麻煩,既難保證牛羊的存活率,也難保證真有利潤可賺蒙古上放牧的牛并不是耕牛,得經過馴養才能耕田拉車,這是一筆投入太多回報太少,并不劃算的生意。
牛肉羊肉的生意,胤俄想做,但暫時做不了。
鮮肉放不久容易壞,在草原跟關內距離遙遠的情況下只能考慮將牛肉羊肉加工成肉干,或者做成罐頭,無法直接運輸售賣大清可沒有什么冷鏈運輸,想將鮮肉直接從草原銷售到中原是不可能的。
肉干是沒什么技術含量,可罐頭先不說密封保鮮問題,光是制作罐頭的材料就是個大坑,無論是金屬、陶瓷還是玻璃都投入不小,不是商業版圖處于起步階段的胤俄跟九阿哥玩得起的。
況且肉類食品不止要考慮加工問題,銷售同樣是一大難關。肉本來就比蔬菜米面貴,加上不菲的加工費,想不虧錢最后成品的價格就低不到哪里去,買得起的人就更少了。
說到底,天底下數量最多的是平民百姓,他們連溫飽都無法保證,平日里本來就吃不起肉,哪里有余財去買價格更貴的肉干、罐頭即使未來這項生意能做起來,也只能賺權貴富戶的錢,普通百姓是舍不得的買這些的。
真要論市場廣袤、需求量大,反而要看牛羊身上的副產品。無論是牛奶羊奶、羊毛羊脂,都價格低廉,只需要很簡單的加工就能成為商品。而且最后的成品需求很大,非常販賣出去,回本極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