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知秋說“實際上,我夫人知道民間有幾位能干的工匠,可能可以做出類似的東西,而且,他們也同樣有保家衛國之志。
“這些義士,原先是想將自己改進出來的新武器,交給正規軍使用的。奈何在梁城,無人重視他們的才能,他們迫于生計,不得不暫停研究,另謀生路,不再鉆研此類器物。
“對此,我一直覺得可惜。實際上,我之所以為官,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我曾與人約定,將來憑我之力,要讓這類曾被人小覷的學說也得以受到重視,令世人知其重要之處。
“不過,以我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為之。而我觀義軍與這些匠人的愿望,倒有共同之處。
“所以我在想,如果鐘叔父覺得需要,而且義軍又有余力養人的話,我或許可以去請我夫人從中牽線,看看他們愿不愿意為義軍一些支持。”
鐘大梁聽完,已是大喜
“可以嗎”
鐘大梁萬分驚訝地說。
他道“世上竟還有這等奇人異士義軍如今雖有民間的支持,但畢竟比不得朝廷的正規軍,尤其是火器一類向來是朝廷機密,普通人難以得知細節。我們軍中火器向來缺乏,即使有也大多落后,絕大多數兵士用的還是刀劍一類的冷兵器。
“如果真的能有匠人愿意幫忙,與我等而言,實在是幸事”
謝知秋說“天下技術,哪一樣不是人民智慧的結晶朝廷或許可以通過保密手段來防止他人直接知曉現有技術,可是阻礙不了民眾本身的才能。
“不過,我也只是代為介紹,不能保證一定承功。
“義軍終究不是正規的方朝軍隊,幫助義軍難免有諸多風險,如果他們自身不愿意涉險,也沒有辦法。另外,我也不知我夫人是否愿意勸說。”
“沒關系沒關系。”
鐘大梁激動地道。
“大人愿意一試,我等已經很感激了”
迎上鐘大梁期待的目光,謝知秋一滯,事不宜遲,便道“既然如此,我現在就去問問他。”
言罷,謝知秋轉身往院中走去。
謝知秋本以為蕭尋初和往常一樣在院里擺弄他的各種小工具,沒想到剛一進內院,就看到蕭尋初站在墻后面。
蕭尋初側對著她,長發披散,垂下的發絲令他的表情有點難以分辨。
不過,謝知秋直覺他好像心情不錯。
謝知秋有些驚訝地道“你在”
“嗯,出來看看。”
謝知秋于是省去解釋的功夫,直接問他“那你意下如何我想試試將你的師兄弟介紹給義軍。”
她頓了頓,又解釋“當然,你我定下的約定,我還是會履行的。
“只是我覺得,鐘將軍需要的人才,正好與你的師兄弟們相符合。而你的師兄弟們,當時之所以下山,好像也是因為生計之故。他們雙方又都有保衛山河的目標,合作一番未嘗不可。”
謝知秋與蕭尋初互換這么長時間了,那些年在臨月山上的事,謝知秋斷斷續續已經聽蕭尋初說過。
不過
她稍作停頓,道“不過,我并未見過你的師兄弟,只是憑個人想法猜測,你若覺得不妥,一會兒我去向鐘將軍道歉。”
“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