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猜測,導致姐姐和師父之間的關系反而尷尬起來就不好了。
再說,姐姐一到將軍府就不停地在翻案卷,好像很忙的樣子,還是不拿這種事情打擾她了。
知滿搖搖頭道“算了,沒事,姐姐你忙吧,我下次再來找你。”
謝知秋對妹妹未說完的話感到疑惑,但她并未放在心上,很快低下頭,又沉浸到案卷中去了。
次日,謝知秋來到大理寺。
今日,她計劃上午查驗死者的尸體,下午去案發的樂坊實際調查。
謝知秋心情煩躁,整晚睡眠不佳。
尋常查案,是需要追查兇手、尋找證據,可這一樁案子,她卻不能將注意力放在真相上,而得費盡心思想辦法撇清齊宣正的干系。
一旦有這樣的念頭,就難免干擾思路。
正因如此,當她命人帶她去找仵作看尸體時,臉色比尋常陰沉,似乎將下屬嚇得不輕,一路都不敢跟她說話。
“大人,尸體就在這里了,請您看吧。”
那下屬恭敬地說完,就退到了一邊,只請仵作上前。
謝知秋略一定神上前查看。
死者的遺體是專門從樂坊運回大理寺的,被收拾得相對平整,面上還蓋了白布。
為了讓她更好地看清楚,仵作在遺體邊跪下,將白布輕輕掀起,露出死者的面容來。
謝知秋方一掃,待看清對方的外表,心尖忽然一顫
這個女子不,或許只能叫作小女孩,年齡實在太小了。
昨日大理寺還未進行初步調查,給謝知秋的案宗很粗糙,并沒有關于死者的詳細信息,這還是她第一次切實地親眼了解這個失去性命的人。
在此之前,謝知秋聽到的形容是“歌女”、“投懷送抱”、“會與貴客調笑”,齊宣正在對她描述時,甚至用過“相貌好看,但身材一般”這樣的措辭。
就連知滿在得知她調查關于樂坊的案子時,第一反應都是要擔心樂坊女子會不會勾引她。
在謝知秋的想象中,這些所謂的煙花女子,大約是巧笑倩兮、花枝亂顫的成年女子。
她萬萬沒想到,眼前這個“歌女”,看上去最多只有十三四歲。
謝知秋吃了一驚,問仵作道“這女孩還這么小”
那仵作看上去有近七十歲了,留著整齊的白胡子。
他正調整著驗尸工具,打算給謝知秋解說,聽到她這樣說,反而奇怪地看了這位上官一眼。
仵作道“寺正大人以前在梁城有紈绔之名,我還以為應該去過樂坊樂坊姑娘剛出臺的基本都是這個年紀,這個不算很小了。
“樂坊女子大多壽命很短,那些客人狠,樂坊的老鴇和管事更狠,他們為了管住姑娘,毒打不算,手里還有大把折磨人的手段,分寸拿捏不好就出人命了。
“所以這些姑娘每年死得都多,我以前還驗過許多更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