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會被人踢一腳打一頓,或者被搶走財產,甚至還曾有一個辛國貴族抓當地普通漢人百姓去狩獵場,將他們當作活靶獵物狩獵。”
“春月和她妹妹生在那樣的地方,即使家中不算貧窮,但從小到大仍不得不卑躬屈膝、看人臉色。她們父母還在的時候,春月就常聽父母叨念,當初蕭將軍快打到十二州的時候,本以為就要脫離苦海了,甚至連當地的辛國官員都開始收拾包袱逃難,可是最后竟是一場空歡喜。”
“在那之后,方國就幾乎沒有再與辛國直接沖突,即使辛國挑釁,也多是用賠錢解決問題。”
“此后,當地漢民的生活愈發艱難。”
“春月與她妹妹本來生活在還算正常家庭,但之后,她們的父母竟被辛人打死,兩個年紀不大的漢族孤女,處境一下子困難起來。”
“慢慢地,春月意識到作為漢人,在這樣的歧視下生活實在艱難。于是她想來想去,覺得要保住自己和妹妹,必須想辦法回到漢地。”
“辛國為了掌控十二州的當地百姓,從數十年前就宣布廢除漢話,只準使用辛國的語言。”
“春月的母語其實是辛國語,為了回來,她特意去找了會說漢話的老婆婆,半夜偷偷學。”
“然后,她帶著妹妹藏進兩國互往的商車里,終于來到方國。”
“但她沒想到,老婆婆的方朝官話其實帶有濃重的鄉音,而且十二州脫離方朝已有三十余年,很多語言習慣都不同了。”
“她帶著妹妹來到關內以后,溝通非常困難。”
“她本計劃用帶來的金銀,尋個比較安穩的地方,先購置一處房產,然后開個小店,以在當地經商的北方人、辛人,以及圖新鮮的食客為目標,販賣有北地特色的燒烤食物,以此謀生活下去。”
“據春月說,北方那邊可能是游牧民族多,大家對這種長距離遷徙習以為常,規則也比較寬松,年紀小的女子自己經商并沒有非常奇怪。她沒想到在關內做同樣的事居然阻力重重。”
“結果她到方國還沒幾天,不等找到落腳之地,就先被居心叵測之人看出她們姐妹人生地不熟,無依無靠,還漢話說得亂七八糟,連求救都很困難。”
“等回過神來,她已經被搶走身上的錢,和妹妹一起被賣給出價最高的人牙子,最后又落進了樂坊。”
“她本來以為生活在自己同胞的地方會更好一點,沒想到世道薄涼,一來反而落進了更大的深淵里。”
“她說,她自己就算了,只是覺得很對不起妹妹。”
“春雪是因為她做的決定才跟著她到方國來的,要是有可能的話,至少要讓妹妹能出去。”
桃枝在說話的時候,那個和春月很像的小女孩一直緊緊地貼著她,用力貼著桃枝,但她一雙眸子卻在瞧謝知秋,似乎有點膽怯。
其實在把桃枝抓過來之前,謝知秋也試過與這個小女孩說話,但她一直不開口。
之前謝知秋還以為她是膽小或者嗓子有疾,但現在聽桃枝這樣說,
這女孩搞不好是語言還不太通。
聽桃枝的說法,她們連日常交談都受到嚴格限制,大概很難有鍛煉語言的機會。
春月本來就有基礎,也有意識去學,春雪這么小,能會多少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