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相墨曾聞白晉緣少時經歷,在自己的個人散記中留下的一句感嘆。
白晉緣要想報仇,非手握權勢不能行,而要手掌權勢又非入仕走上朝堂不可,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真是在白晉緣身上表現的再貼切不過。那么習武,便是為保平安了。
一直到景德二十五年,他師父離世,在他師父死的那年,他也終于定下自己往后的名字白隨,而不再是稀里糊涂的不管自己叫什么。
但這個名字只是一時的,他入朝后,又給自己更名叫作白晉緣。
這次這個名字倒不是隨便取的了,古古說道晉緣二字,是有些來歷的。據明心留下的大宸物志錄里記載,古時候在大宸有一種植物名叫晉元草,長于沼澤污泥之中,終日不見陽光,周圍沼氣彌漫,生長環境十分惡劣,想要長大成株十分不容易。
但這種草天生就生命力十分頑強,哪怕周遭環境再惡劣,仍不放棄生的希望,一旦長大成株就易泛濫成片,不易清除,有凈化沼氣之效。
而白晉緣改元為緣,概因這份緣,曾救他命,若不是有緣與他師父遇見,只怕就沒有后來歷史上的白晉緣了。
白晉緣能平安活到現在,確實不容易,其經歷稱得上幾經坎坷。
曲蘭頌心中感嘆。
南宮舒華想
起此刻正在祥慶殿的白晉緣,抱著銀槍坐在自家檐下的臺階上,屈著一條腿閑閑的問光幕里的古古。
“那他是怎么和蕭臨淵遇上的史書中可有記載”
古古看見她的問題,答道沒有。歷史上,這對君臣是如何遇見,白晉緣又是怎么讓蕭臨淵帶他回朝的,這中間的故事并沒有史料記載,兩人也都沒對外透露過。
蕭臨淵目光移向另一個當事人,想起前幾天對方和自己的初遇,他心中無端升起一絲猜測,不會歷史上,他也是掏褲、襠獻策自薦的吧
后因不好說出口,所以才不敢讓相墨知道
而蕭臨淵也是因為不好意思說出這段經歷,所以才讓這廝在后世撿回了臉面
昭元十二年,白晉緣入朝成了刑司屬官,當時他已四十二歲,起初,朝中無人在意這位跟隨帝王回來的中年男人。直到,他當朝獻上那份改制二十二策。
據史書記載,這份策文中每策又分七卷,卷卷不同,所提出的關于新法的改革涵蓋了一國的各個方面,比如第一策中的田律、糧律、倉律、工律、布律、鹽律等,于大宸的舊律上重新做出改進和創新,還有大宸百姓的戶籍改革,也是新法的一部分,隨著新法的推動一同被實施。
但他的這份策論所要改動的東西太多,朝中立時就有了大批的人反對,百官針對新法中的條令各執己見,每日朝會是吵的不可開交。
昭元十二年,開年,縱使朝中仍有反對之聲,但新法還是被神昭大帝給強勢推行了下去。
不久后,就發生了主播之前講過的白晉緣生母案了。
此案結束后,新法又多了一條律令,針對的就是親緣者之間殺人的行為,大概意思就是不管有無親緣,違反律令故意殺人者,都將判處死刑。
殺人者償命,聽起來天經地義,但在古代有些刑法明明比現代要來的殘忍,但在某些律令上,又額外持有著奇奇怪怪的隱形規則和講究。
他們講究什么呢
古古說道古代得封建王權社會,相信有一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下一句是什么呢
是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