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沉重而直白,簡明扼要,即便是李華成也足足愣了將近半分鐘的時間。
陳方青不急不緩,靜靜等待著對方的答復。
李華成回過神來,卻沒有說話,而是開始靜靜的思考著。
太子集團全力支持華正陽。
這是學院派之前不曾考慮過的問題,因為所有人都覺得不太可能。
太子集團的勢力龐大,這是從建國初就一直延續至今的超級集團,跌宕起伏,但卻始終不曾掉出頂尖集團的行列,六大集團中,太子集團歷史最悠久,底蘊最雄厚,方方面面的根基極為牢固,即便時至今日,太子集團跟一些退下去但卻依舊有著極強影響力的老人都保持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這是學院派這種崛起時間短的新興集團所不具備的致命劣勢。
而那些老人的存在,不止是對太子集團,對六大集團不同的大員們,都是有著相當強勢的影響力的。
只不過隨著新集團的崛起,太子集團必然會元氣大傷,方方面面都會收到影響,太子集團之所以能夠從建國初存在至今并且始終都處在頂尖集團的行列中,就是因為他們的每一任領袖都有著極為濃烈的集團觀念。
用一個不太準確但卻比較容易理解的詞匯來解釋的話,所謂的集團觀念,就是自私。
這種觀念會過分看重集團前途,會護短,會造成某些決策上的短視,但同樣,這樣的觀念會極大的加強集團內部的凝聚力。
陳方青絕對算是太子集團的一個異數。
但郭聞天卻將這種觀念發揮到了極致。
簡單地說,在中洲大局和集團前途上,陳方青會認為中洲大局是壓倒一切的重要。
而在郭聞天的心里,他同樣認為中洲大局更加重要,但也就僅此而已了,所以他即便是有著看起來正確的認知,但在某些事情的決策和執行上,總會去考慮集團內部的一些問題。
外人沒有任何資格去評價這種觀念的對錯。
李華成也沒有這個資格。
但李華成卻有看清楚這種局勢下太子集團會如何選擇的眼光。
太子集團如今是真正的風雨飄搖,按照他們以往的習慣,這種時候,他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將自己的羽翼完全收縮起來,將所有舍不得放棄但卻又不得不放棄的利益全部丟掉,籌劃自己的未來。
按照他們的戰略目標來看的話,這次大選之后,他們最大的訴求就是在議會占據兩個中洲理事的名額,這也將是他們放棄陳方青之后全力爭取的目標,目前來說,郭聞天會繼續連任,而另外一位理事的人選還需要他們內部協調研究,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需要足夠的時間理順各種關系,從而盡可能的多保住一些東西。
別說支持學院派,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插手太子集團內部問題之外的任何事情,只會全力完成自己的目標才對。
現在,陳方青問他如果得到了太子集團的全力支持,華正陽有多大的把握...
這其中的關鍵是,這所謂的全力支持,到底是多少支持?
李華成默默的思索著,他突然發現自己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每一次的大選都是風起云涌刀光劍影,無論是可以連任的,還是向上沖刺的,每個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競爭到處都是,即便是能夠繼續連任的,也要小心翼翼的思考自己應該在怎么樣的情況下表明態度,表明什么態度,應該怎么表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