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中北上,已經不止只有一條路可以通行了,不管是魏軍走越巂郡還是健為郡、江陽郡,都是可以抵達成都的,這無疑也讓姜維是頭痛不已,這樣的路徑,姜維根本就無法判斷出魏軍究竟會走哪一條。
如果分兵把守的話,蜀軍又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兵力,但如果判斷失誤的話,那后果無疑是極其嚴重的。
所以姜維派廖化前往僰道,也并非全指望廖化就能擋得住魏軍,而是在這一帶形成防御構架,提前地掌握南中一帶魏軍的動向,一旦出現緊急的情況,及時地向姜維示警,姜維必須要調派人馬,對魏軍進行阻擊。
同時姜維告訴廖化,只能是守在長江或瀘水北岸,不可輕易地過江,更不可輕易地出兵南中,以廖化一萬人的兵力,就算是前往南中進行救援,那也是白給,不但南中的蜀軍救不下來,反而會把自己的人馬給搭進去。
這倒不是說姜維對霍弋有什么成見,霍弋長久以來,一直遠鎮南中,和朝中那些經常彈劾姜維的大臣并沒有什么聯系,所以基本上和姜維是一南一北,沒有什么沖突可言。
但姜維見死不救也是無奈之舉,就算他知道了南中危急,但如果姜維此時抽調出一部分的兵力遠赴南中的話,那永安的防線又怎么辦,姜維只能是顧此失彼。
所以派廖化率一萬人馬前往僰道,這已經是姜維的上限了,在這種情況,派廖化繼續地南下,并沒有多少的意義。
也許也有些人就會說了同,那何不給霍弋下令,讓他撤離味縣,將殘余的人馬撤往僰道?
但姜維之所以沒有下令,本身永安和味縣相距甚遠,信息交換幾次,恐怕味縣都快失守了。
再說了,南中的軍隊自成體系,并不在姜維的隸屬之下的,而是直接受命蜀國朝廷的,如果姜維想要下令,那就必須和朝廷取得聯系,由朝廷那邊降旨才可以辦得到。
再說了,南中可不光有霍弋的軍隊,至少還有十萬蠻軍可用,如果霍弋巧為利用蠻兵的話,那南中未必就會落入到魏軍的手中,所以過早地讓霍弋逃離南中,也并不太現實。
不過,魏軍的動作堪稱是極其迅捷,還沒有等到葉榆之戰的結呆傳到味縣呢,魏軍的兩支騎兵已經出現在了味縣的城下,這一下子就斷絕了霍弋的退路。
霍弋此刻就算是有心思逃出味縣,但卻再沒有那個機會了。
喜歡最后的三國2:興魏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最后的三國2:興魏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