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都是一樣的,他們逐水草而居,沒有足夠的糧食,只能南下劫掠,但這兩個部落一次次被大漢打敗,只能選擇投降,維持生活。”
“鮮卑真正崛起要到兩晉時期了”
“不想提起晉朝,丑拒”
“就是,東漢末年中原混戰的時候,曹操還能把鮮卑、烏桓按在地上摩擦,到了大一統的晉朝反而不行了”
南北朝鮮卑族人建立的國家看著自家老祖宗的歷史,都挺好奇,他們國家沒有詳細的信史,所有歷史都要靠大漢記錄,老祖宗們做的事也只能從長輩的口口相傳中流傳下來,很多事情都是模糊不清的。
劉肇問鄧綏“鄧遵是卿的堂弟吧。”
鄧綏點頭道“回稟陛下,是的,他如今尚未及冠,還在家中學習。”
劉肇“有才之人不必拘泥于年齡,卿的家人都是國之棟梁,鄧騭、鄧遵朕都要重用”
鄧綏立刻就要推辭“陛下,外戚”
劉肇打斷了鄧綏的話“卿不必推辭,這是他們應得的,不是因為他們是你的親人,而是因為他們對大漢的功績”
鄧綏不再反對,卻不免滿心憂慮。竇憲難道沒有才干嗎,只不過他將所有的功勞都用來爭權奪利,終究為人所不齒。
日后對鄧家子弟的品行還是要嚴格約束,不能松懈
為了穩定北方邊境,鄧綏在護烏桓校尉駐扎的寧城建立互市,接納鮮卑120個部落的質子入朝。
評論區
“質子大軍”
“要做父親最勇敢的兒子。”
“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
“”
評論區被現代觀眾玩壞了,平行時空的觀眾卻看的一頭霧水,不過一個質子,怎么就能討論的這么歡樂
不只是西方、北方陸地邊境有戰亂,便是東部沿海也有盜賊扣邊。永初年109年,張柏路率千海盜入侵沿海九郡,鄧綏派御史龐雄率軍討伐,張柏路很快便被迫投降,但他賊心不死,降而復叛,再度作亂。鄧綏再次派兵數萬,連戰皆捷,大破海盜
評論區
“這是歷史上最早的海盜吧。”
這時,鄧綏下令招降海盜,但朝臣卻有不同意見,他們想要乘勝追擊,一舉殲滅海盜。事實證明,窮追猛打只會讓海盜逃亡深海,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也無法全殲。若是先行招安,反而能讓海盜放松警惕,自行解散。
海盜們慶幸自己逃過一劫,他們歸還了擄走的百姓,逃回海上生活。但他們不事生產,在海島上坐吃山空,很快便面臨糧食危機,只能再次舉兵犯境,被以逸待勞的漢軍一舉攻破。張柏路逃亡遼東,被當地百姓斬殺,從此東部沿海得到了安寧。
平行時空的王侯將相感嘆著滿朝文武不如一個女人,卻也不得不為鄧綏的眼界和謀略深深嘆服
就連呂雉、武則天也十分欣賞這位同行者
元初五年118年,西南方的夷人趁機叛亂,焚燒城池,解決百姓,聚眾十萬余人。鄧綏讓西南郡自行征集武士,重金懸賞,很快便打敗了夷人。夷人首領封離恐懼之下,殺死了自己的同謀,投降大漢,得到了優厚的待遇,于是,西漢地區十六的夷族部落紛紛歸附。
評論區
“666”
“聽我說,謝謝你”
“戰敗先殺隊友”
劉肇感慨道“這可真是東南西北都是敵人,四面烽火處處狼煙,中原大地還有天災肆虐,這也太難了”他為鄧綏感到難過。
鄧綏卻沒有感慨時局的艱難,而是積極應對“朝廷大軍都在北方和西方邊境防御匈奴、鮮卑、烏桓人,西南地區的夷人只能讓他們自行解決了。”
還好,西南夷人實力不強,益州刺史應對有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