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屯子里過年無趣,趙西平五天內劈完一屋的柴就琢磨著要走了。晚上飯后他跟家里人說,趙母一句留人的話都沒說,她膝下有兒有女有孫,不缺老三在身邊盡孝。他不在家的時候她惦記著,人回來了她又嫌煩。
“黃豆就在缸里,你自己去裝,想帶多少帶多少。”趙母說。
“你給我蒸鍋包子,我帶到路上吃。”趙西平說。
“我這就去和面。”趙大嫂起身。
“下次是什么時候回來”趙大哥問。
趙西平看向他老娘,說“買到豬崽子了托人捎個口信,春耕前我回來一趟。”
“三哥,我給你送過去好吧”趙小米湊過來,搓著手說“那個、我三嫂不能經商,但我可以啊,她在家做包子,我出去賣。”
趙老爹不耐煩地咂一聲,說“老實在家待著。”
趙小米慫了一下,但仍然眼巴巴盯著趙西平,他說話好使。
趙西平皺眉思索,說“家里沒地方住,再一個,你三嫂開春了要養豬要放羊,她騰不出手再做包子。”
趙小米蔫巴地塌下腰。
“你老老實實待家里,春播夏種秋收的時候家里的人都下地了,你要在家洗衣做飯。”趙母開口,她瞪女兒一眼,嘀咕說“年紀不大心挺野,也不知道跟誰學的。”
趙西平看過去一眼,起身說“我回屋睡了。”
初五的這天,趙家人忙著蒸包子,趙西平則是打捆駱駝路上吃的草料,以及他路上用的干柴,黃豆和蘿卜干裝滿滿一布兜子放駱駝背上,只帶這些,其他的什么都不拿。
初六的一早,趙西平挎上包袱牽駱駝出門,趙小米帶著侄子侄女送他出村。
“閑時候我接你去我那里住段日子。”他跟妹妹說。
趙小米轉憂為喜,她就知道在三哥面前裝可憐有用。
“三哥,開春回來記得帶上三嫂。”她笑著擺手。
趙西平沒回答,他已經騎上駱駝跑遠了。
一路除了食宿不停歇,初六離家,初十這天已經在敦煌城外了。黃昏中,渾厚的城墻顯露出形狀,趙西平估摸了下距離,他在城外過了一夜,次日不到晌午就進城。
城內還是他年前離開時的樣子,趙西平翻身從駱駝背上下來,駱駝也累了,他扛著黃豆走路進城。
“小兄弟,你是從哪兒過來的”城內的商旅追上人,問“東邊的路可還好走”
“從酒泉過來,再往東我就不知道了。”趙西平看他一眼,說“頭一次來敦煌”
商人點頭,他前年夏天到敦煌,去年秋天從西域回來,因天氣寒冷,山高路遠,他就在城內又住了一個多月。
“那就再等等,往年的商旅都是過了正月才南下,你多問問人。”趙西平說罷離開。
穿過長街,軍屯就在眼前,駱駝短促地叫一聲,它加快速度往家走,牽繩的男人也跟著加大步伐。
走進十三屯,孫大娘看見他,笑著說“今年回來的早,元宵節還沒過就回來了,不在家多陪陪你老爹老娘”
“開春又回去的。”趙西平說一句,被駱駝拽著大步往家走。
“趙夫長回來了今年挺早啊。”過路的人隨口搭句話。
趙西平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