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點頭,說道:“以力撼道,這條路本身并沒有對錯之分。你別無選擇,只能走這條路,我很理解,并不反對。我要你保證的是,永遠別嘗試魔道的邪功,一旦沾染,便無法回頭!”
只要錯殺一個好人,就會被貼上魔頭的標簽,到時候,反正殺一個是殺,殺一百個也是殺,一旦生出這樣的念頭,找到自我放縱的借口,就會迅速喪失控制。
血海無邊,再怎么回頭,都看不到岸。
楊崢皺起眉頭,問道:“只殺那些奸惡之徒,讓罪有應得的人伏誅,這也算是魔嗎?”
這件事的麻煩之處在于,他能成功破境,正是因為悟魔。而他的納戒里,已經藏著一把龍血魔劍,又結識了疑似入魔的楊玄和繚,還在鳴磬林里吸噬過一個人的精血。
荀子這番教誨,說得遲了一步。
楊崢已經觸碰到魔道,嘗到一絲甜頭。即便以后想收手,躲在幕后的那個神秘人,會坐視不管嗎?
事到如今,他只能保證,自己堅守住本心,絕不濫殺無辜。
荀子脾氣變得糟糕,訓斥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你以為,善惡正邪就是一句話的事?即便一個人惡貫滿盈,如果殺死他,會令無數人受牽連遭殃,你還該不該殺他?”
楊崢啞然。
“是善是惡,依賴你自己的主觀判斷。只要你存有這份心理,想以個人看法,左右他人生死,那么,你遲早會誤殺好人,遲早會入魔,陷入萬劫不復!”
楊崢無言以對。
荀子意識到情緒失控,咳嗽數聲后,黯然道:“這就是為什么我說,你走的這條路最容易入魔。即便你殺死一個該死的人,也得把尸體放在那里,忍住誘惑,不去吸他的血……”
欲壑難填,只要開了個頭,以后就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楊崢沉聲道:“也就是說,要想不入魔道,我只能徹底杜絕類似于魔功的修行手段,只靠服用丹藥、以內功吞納外界真氣?”
荀子嗯了一聲,抬頭問道:“你能做到嗎?”
楊崢微微沉吟后,說道:“在回答您之前,我想先請教幾個問題。您千萬別誤會,我只是在跟您探討修行理論,并不代表自己想踐行這種思路。”
他真怕荀子突然來一句,你竟然這么想,該不會已經入魔了吧?
好在荀子的思想開明,熱衷于平等討論,點頭道:“說吧。”
楊崢問道:“如果我去戰場殺人,又該怎么算?”
荀子頓時怔住。
楊崢只用一句話,就戳破了這個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