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沒有說話,裝作沒聽懂弦外之音。
荀子直言道:“據我所知,你是韓國人,即將入贅即墨田家。你想留在即墨軍中,效忠于齊王室,還是返回家鄉,保家衛國?”
說這話時,他恍然醒悟,以為楊崢考慮這些的動機,是要跟其身份結合起來。田單的孫女婿,日后當然會投身沙場,浴血殺敵。
他并不知道,楊崢的野心,遠比他想象中大的多得多。
楊崢躊躇片刻后,答道:“這關系到我想請教您的第二個問題。如果說……我是說如果,如果我是一國儲君,以后有機會繼承王位,那么,我的道心破碎,沒法悟道,還能不能修帝王之道?”
自從昨天知道真相后,這個疑慮就始終縈繞在他心頭,揮之不去。可惜,龍魂幫他開脈后,就匆匆消失了,他來不及咨詢它,只好請教最信任的荀子。
這種頂級秘聞,關系到帝王命數、一國氣運,普通人不可能知情。也就只有這些巔峰強者,才能接近真相。
荀子臉色劇變,當然不會天真地以為,楊崢只是隨口說說,難以置信地道:“你為何要打聽這個?難道你真是……”
如果楊崢真是某國的公子,將來有希望繼承王位,荀子先前的問題就成了廢話。堂堂一國之君,當然是捍衛王權,率領麾下眾將士作戰,怎么可能再替齊國賣命?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警告楊崢別入魔,原來還有更重大的意義。試想,如果一國君王嗜殺成性,是噬血狂魔,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整個國家都會在其淫威下遭殃。
楊崢不置可否,其實他心里也沒底,目前沒證據確定自己的身份。他之所以問這個,是怕自己回趙國后,身邊沒有能指點他的老師,因此想提前弄清答案。
“我就怕您誤會,特意說了好幾個如果。實不相瞞,我有一個朋友,尊為王族公子,但修行狀況跟我相似,我這是替他問的……”
荀子活了這么多年,哪能這么容易被騙過去,睜開眼盯著他,追問道:“你指的是哪個國家的哪位公子?別跟我說是韓非,他的道基穩固,可不像你這么慘!”
楊崢一愣,苦笑道:“是秦國的公子政。您知道,當今秦王剛繼位不久,他以前在趙國當人質多年,生下嬴政,如今還在趙國流浪,我曾有幸跟他結識過……”
荀子半信半疑,沒有繼續追問。
很簡單,秦莊襄王嬴異人去年才繼位,當時的信息不像現在這么發達,還有全球娛樂八卦,其他諸侯國的百姓不可能知道,嬴異人的私生子叫啥,現在在哪兒等等。
荀子又不是穿越者,當然不知道還有嬴政這號人物,只能根據秦莊襄王的經歷,認為楊崢說的不像有假,便不再深究下去。
他哪能想到,楊崢就是在說自己。
“修行界有個說法,你應該聽過,叫做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對每位修行者而言,雖然修行法門不同,但都渴望一樣極為重要的東西,叫氣運。”
這句話,楊崢曾聽李斯解釋過。當時,正是因為聽到這個命字,他才隱隱猜出自己的身世。今日的話題,又回到這個字上。
他所有的遭遇,皆是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