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期待放在了上巳節,李思筠打算趁亂四處走走,或許還有逃走之機,所以這兩日她都很安分。
前幾日有些冷,但天氣一日比一日暖和,也湊合著能吃飽了,她也能勉強安穩入睡。
李思筠也改了從前對趙孺的躲避,每日都到旁邊宋家呆一會兒,兩人逐漸交心,李思筠挑著說,又將被迫成為外室的事,告訴了趙孺。
趙孺對沈昭和羅南兩人的印象壞透了,有龍陽之好并不算大事,此時風氣開放,人們對此也是尊重。
但為何要蹉跎李思筠一個妙齡女子的大好年華,還如此貌美,真是造孽但在李思筠的勸說下,她并沒將此事告訴亭長。
趙孺家中也不算富裕,但是夫君是亭長,也有微薄的俸祿,趙孺又善廚,所以總邀李思筠留下用飯。
雖然比不上從前,但干凈的熱湯,偶爾還能食羊肉,李思筠每日都留下吃飯,趙孺又邀子弦一起。
李思筠和子弦天天都能吃飽,晨食不用、晚飯也不吃,引起羅南懷疑,但子弦被李思筠說服,誰也沒說出來,只看著沈昭和羅南用飯而暗笑。
趙孺還給李思筠支了招,她可以裝作對高郎情深,他們最怕女娘如此糾纏,說不定就會直接將她趕走了。
李思筠覺得有道理。
到了上巳那日,萬民都要祓除釁浴,用香料藥物沐浴除去身上的晦氣,之后于河邊祈福。
往年,李思筠貴為公主,當然不會與普通民眾一齊在河邊洗濯。但皇帝一家也會帶著貴族前去逛逛,美名其曰與民同樂。而李思筠通常都在姜國最高處的塔樓,看眾人歡聚。
薄暮冥冥,只余微光,四人都坐在桂花樹下,李思筠托腮等著出去,完全沒想到沈昭還要看著她,和她一起去。
聽聞沈昭和李思筠要一起出去,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羅南。
上巳是何等節日,往年,殿下都在京中洛水處與民齊聚。
東淮皇帝向來不屑做這些,大皇子亦將他父皇骨子里的陰狠、殘暴學了個十成十,視民眾為螻蟻。只有太子溫潤有禮,待人親和,贏了朝中支持還有民心。
上巳節要除去晦氣,祈禱萬事順遂,除此之外,更有“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的習俗。
都是奔者不禁的大好時日,小女娘和年輕郎君有情人相互會面的大好時機,殿下從未邀他阿姊一同出去過,怎么能讓此女和殿下一起去
沈昭都已經答應了李思筠,所以她一點兒都不慌,羅南前幾日還威脅要殺掉她,所以此刻李思筠并未出聲,只是稍微又往沈昭旁邊挪了挪。
她用濕漉漉的眼怯怯地看了沈昭一下,之后害怕地垂下頭,卷翹的長睫顫動,不敢看羅南。
如此矯揉做作
羅南如此想。但明顯,沈昭并沒有搭理他的意思。
羅南在院中來回轉了許久,最后對著兩人說“那我也要去。”他給去看著,不能讓此女有可乘之機。
李思筠果然沒錯啊
目前看來,羅南更喜歡他家郎君,她再努力癡纏些許,讓兩人都相信她對高郎情深不移,這樣極有可能早些歸家。
大門被敲響,桂花樹下,四人的談話聲戛然而止,趙孺的聲音響起,“鄭娘子、鄭娘子”
是特意來尋李思筠的,李思筠深覺和趙孺相處,可比在此處與男子勾心斗角,爭風吃醋強多了。
她連忙起身,將大門推開了一條縫隙,側著身子出去了,卻許久都沒回來。
羅南如今恨不得時刻都在沈昭面前抹黑李思筠,對著沈昭告狀,“殿下,瞧瞧、瞧瞧,這可才幾日,就同外面打好關系了。周圍都已認識了她,殿下可得將她看住了,今晚還是不要出去的好,萬一此女趁亂跑走,又該如何是好”
子弦默默反駁,“伊伊阿姊不是這樣的人,她只是想家了,再說上巳節,旁人家的女娘早就出去玩了。”
子弦這小子原本跟著殿下整日整日地不說話,如今不知被那個女子灌了什么迷魂湯,羅南剛要問問子弦,就被沈昭打斷了。
沈昭抬眼看他,已有不悅,他語氣淡淡,“羅南,你僭越了。她”
他說話聲音突然止住,挨訓的羅南有些莫名其妙,順著沈昭視線向門口望去。
是一艷姝女娘立于大門旁,眉間一點緋色梅花鈿,披玉紅纖羅裙,長袖舞衣,云鬢挽成飛仙髻,上面卻只簪一木頭簪子。
容華緬貌,恍若神仙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