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為難間,忽然發現自己開始看畫以來,十幾分鐘了,阿木古楞一聲未吭。
她恍然抬頭,看看手里的畫,又看看雙眼赤紅的阿木古楞,驚訝低呼
“你不會一夜沒睡,一直在畫畫吧”
阿木古楞臉上盡是熬通宵后才有的木怔,眼下掛著一點點青色,雙眼里全是血絲。
可他望著林雪君時,眼神是火熱的。
他面上泛著幸福的紅暈,唇角掛著笑。
在林雪君看畫時,他始終一瞬不瞬地盯著她。
太好了,他沒有錯過她任何一個驚喜表情,也記住了她每一個欣賞贊嘆的神色。
他嗓子因為熬夜而有些干澀,聲音滯滯地問“我畫得好嗎”
“當然我太喜歡了。”林雪君如獲至寶地撫摸畫上的線條,“還特別有意義。”
現在國內識字通文的人都不多,能畫畫的人更少。
那些報業要是能碰到一個好畫師是很珍惜的,像人民日報上那些先進勞動者的感人事跡都是有配圖的,多是畫師親自去煉鋼廠等勞動場所采風后畫出來的作品。
可是畫師數量有限,畢竟做不到每一個地方都去采風,更不可能做到每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場面都恰巧在現場看過,許多就只能靠想象和二次創作了。
而像阿木古楞這樣每天都在實地采風,每一幅畫都是現場觀摩過后創作出來的真實的、有情感的畫作,這多不容易啊。
直觀的畫面有時候比文字更動人,每天都泡在人民群眾之中、艱苦的邊疆生產環境里的畫師的畫作,這可是絕無僅有的。
“都給你。”阿木古楞手攥著木門邊柱,眨眼簡單濕潤下干澀的眼睛后,仍望著她。
“什么”林雪君再次將目光從手里的畫作挪到他面上。
“都給你。”他干咽一口,到這時才忽然覺得又餓又渴,“郵給報社也行,做什么用都行,都給你。”
說罷,他松開門柱,見林雪君只驚訝地看著自己,他想要說什么,又有些局促緊張。
張了張嘴,他再次重復了一句“都給你”,便忽地轉身跑了
他原本跑向自己的小氈包,跑了一段路,又乍然轉向,改奔向大食堂。
林雪君望著阿木古楞正長個子、像門框一樣變寬變長卻愈發嶙峋的背影快速地飄遠。
幾息后,她收回追送的目光,低頭望了會兒手里的畫作,轉身用腳踢上院門,匆匆沖回瓦屋。
坐到桌邊,將畫作鋪平整,從抽屜里掏出信紙和鋼筆,她踟躕幾息,終于伏案奮筆疾書起來。
初夏的暖風吹過,萬樹忽一夜盛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