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多數生產隊運力不夠,如果不趕快拉回來晾曬好了,那些秧子啥的來不及收攏,都得爛在地里。
“我們和劉金柱明天回去場部繼續去第一生產隊地里割秧子,能拉回來多少就拉多少。”
“夠奔波的,辛苦你們兩位拖拉機手了,明年咱們爭取再買兩輛拖拉機。”大隊長算計過今年的收成。
等再過半個月一個月的時候,他們的牛羊就要出欄了,今年牲畜損耗少,能賺不少錢。
到10月份前把山上的地收了,能填補大食堂大半的需求,今年去場部買的蔬菜少,可以省許多錢。
明年說不定不僅能買兩輛拖拉機,還能買更多其他工具。回頭再多買點青瓦之類的,給大家把駐地里的土坯房啥的都修整修整,別一到夏天就挨屋的漏水。
秸稈、高粱桿、玉米桿等被生產隊的壯漢們搬到儲草的半露天倉庫,抹一把汗,抬頭看過夏天打草后晾曬在這里的干草和這些新拉來的谷物桿子,小山一樣的工整堆著,真令人賞心悅目。
這么多草多好啊。
過幾天再打一次秋草,今年冬天牲畜們肯定餓不著。
停車場上草桿被卸貨完畢,孟天霞和劉金柱又將堆在最里面的包小麗采購來的物資搬下車。
都是些鹽、味精、醬油膏、葷油啥的,每次包小麗進場部都會買一批這些東西。
場部這些日用物資的儲備有限,每次一有新貨,很快就會被各生產隊采購一空。配額之外可隨意購買的量不多,能買到就要盡量買,不然冬天前根本買不夠過冬的量。
一旦開始下雪,他們開著拖拉機進場部的次數就要大大減少,到時候就算想進場部買東西,也未必能自由出發。要是遇到雪大的年份,被困在生產隊一兩個月都有可能。
“現在倉庫里已經囤了許多鹽之類的重要作料了,等今年的米面上市,咱們得往場部勤跑。”包小麗和倉庫管理員對單子時,埋頭嚴肅道
“今年生產隊添了好幾口人,去年咱們冬天就沒囤夠量,今年得囤得比去年多差不多一倍才行。”
壓力很大啊,難處一個是場部供銷社未必能供應足量糧食,再一個是他們的錢不知道夠不夠,最后就是他們只有兩輛拖拉機,入秋后要做冬儲,需買的東西很多很多,不知道能拉多少趟、拉多少量。
“沒事,到時候我和劉同志不歇了,一趟一趟地跑,準能都買下來。”孟天霞拍拍包小麗的肩膀,轉頭笑著跟大隊長道。
四圈幾人看著孟天霞爽朗的笑容,覺得好像什么艱苦、什么困難都不過是小事一樁。
“到時候咱們牛羊出欄,我們騎著馬往場部趕,順便也帶幾輛馬車。等從場部回來的時候,馬車也能裝不少東西。”一名壯漢推著驢車運完了玉米桿子,一邊擦汗一邊笑著呼應孟天霞的話。
“成,有困難就克服困難,反正咱們今年得天天吃飽飯。”大隊長以拳擊掌,高興地拍拍身邊幾位年輕人的肩膀。
孟天霞將場部帶回來的信件包裹和她自己買的東西整理到一個大包袱里,轉頭問大隊長“林同志他們回來了沒啊”
“回來了,你快回家休息一下吧。林同志和衣同志這幾天都在駐地里沒出門,如果不是在院子里處理藥材,就是在曬場上幫其他婦女們處理榛子松子呢。”
“好嘞。”將超大的包袱往肩膀上一扛,孟天霞轉身便大步折返知青小院。
當年剛來駐地時瘦弱的年輕人們,如今都已磨礪成肩能扛鼎的勇士了。
孟天霞一進門就被院子里的兩只毛驢子給嚇了一跳,穿過小院時她忍不住一直回頭看,越看越覺得那倆毛驢子長得奇怪
明明眼神澄澈,一臉幼崽般的憨態。可長得卻很不修邊幅,像倆童顏老頭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