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君在第八生產大隊給大母牛做人工授精時,她的大哥林雪松乘坐著北上的火車,直奔草原而來。
老舊的綠皮車吐著團團濃煙稠霧,一邊大聲咳嗽一邊搖搖晃晃往北跑。
在火車上,林雪松透過車窗,瞅著了秋收后一望無邊的田壟,見到了鐵軌邊濕地水洼里打架的青蛙,遠眺過棟棟工廠煙囪里冒出的煙,致敬過大地上一架架磕頭機采油機日夜不休地采油忽然一天,林雪松再看不到黑龍江那些繁忙運作的工業景象,取而代之的是連綿不絕的山巒、田野,參差生長、蓬勃有力的樹木林立成無邊無際的廣闊叢林。
進大興安嶺,他們到呼倫貝爾了。
火車況且況且地順著鐵路工人們破山開江修建出來的鐵路,如陸上蛟龍般駛進興安嶺山脈,緩慢停靠向博客圖。
1901年中俄共同修筑的東清鐵路上,博客圖站一直是個重要的補水站點。
進站停靠時,車站上早已等好的婦女立即舉著熱水壺走近火車,開始挨個窗口地往乘客遞出來的大水缸里倒熱水。
林雪松也在送水的婦女笑著走來時,順著敞開的列車窗口將自己的空茶杯遞出去,一邊道謝,一邊等著對方為他灌上冒著熱乎氣兒的白開水。
茶杯里早已干涸的茶葉得到熱水的滋潤,瞬間翻滾舒展。茶葉下滾出小氣泡,茶香便也散逸開來。
在前面的扎蘭屯市等大站,火車停留時間很短,在博客圖這個小鎮上卻停了許久。
乘檢一截車廂一截車廂地做檢查,拿著小錘子對著火車敲敲打打。車廂間的拉門壞了,就打開小工作箱擰螺絲、補釘子;車窗推不上去了,就抹點潤滑劑左右推拉一番,啪一下推到頂于是,所有出問題的地方都被修整,之前一直只能半開的窗徹底敞開,窗外北方小鎮博客圖的風景終于無遮無攔地盡收眼底。
越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似乎越有綺麗無邊的美景。
博客圖意為有鹿的地方,風景秀麗,四面環山。它就處在興安嶺站前一站,可見其深入大興安嶺的程度。
四面環圍的山、山嶺上層層疊疊的植被、穿山匯江的溪流還有被大山和大河環圍的冒著炊煙、泛著活力的人類聚落。
林雪松伏在窗口探出頭,視線從站臺上抽煙散步的乘客身上拔高向遠山,只覺視野一瞬開闊,神清氣爽。
不知道妹妹去的地方有沒有這么美的風景。
身后忽然傳來一陣擦碰響動,林雪松轉過頭便見兩個被曬得黑黲黲的青年背著、拎著、拖著大包小包穿過車廂,一邊走一邊往車廂座位號上掃,明顯在尋找位子。
軍人出身的林雪松始終以助人為樂作為做人準則,立即放下茶杯走過去幫忙拎東西。
“感謝同志。”走在前面的黑青年不客氣地將手里的一袋東西遞給林雪松,笑著指了指林雪松對面一排木質座椅
“巧了嘛同志,我們就坐你對面兒。”
說罷便將手里的東西往頭頂的置物架上塞,塞不下的又往座位底下放。
林雪松將一袋子特別沉的東西舉上置物架后,轉身幫后面的黑青年遞行李,回頭時忍不住問
“你們這是帶了多少東西啊,出門去探親嗎”
他再看看自己給妹妹帶的東西,忍不住開始反思人家探親都帶這么多東西,自己是不是帶少了
“不是探親,哈哈,我們去找人,順便給帶點物資。”打頭的黑青年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和手臂,坐下后掏出自己的大茶缸,從窗口探出腦袋笑著喊過路的送水員“大姐,大姐,還有熱水嗎”
另一個黑青年坐下后笑著問林雪松
“這位同志是當兵的吧”
“你咋知道”林雪松驚奇問。
“一看你坐如鐘站如松的,講話也中氣十足,這么有氣質,很明顯了。同志貴姓啊”
林雪松報上姓氏后,黑青年又自報家門
“我姓丁,我同事姓王,你叫我們小王、小丁就行。”
“聽恁nen口音,首都人”林雪松不服輸的個性冒頭,別人能猜出他是當兵的,他可也能猜出對方是哪里人。
為了不讓小王小丁聽出自己是哪里人,他講話時還專門用上了在河南學會的河南話,用恁代替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