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就對劉備說,蜀地是地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既然是這樣一個好的地方,那肯定就不只劉備想要。曹操手下的謀士司馬懿也在此時進言,大意是說劉備使用計謀讓劉璋投降,但是蜀地的人還沒有真心歸附于劉備。而在這個時候,劉備又與孫權在江陵發起了戰役,這正是奪取益州的大好時機。可是這個時候的曹操卻覺得奪取益州似乎太過于貪心,也為時尚早,所以并沒有答應。
由于很多原因,曹操不敢直接攻打蜀中,只能派遣張郃繼續南下攻取巴東巴西二郡,并且要求當地的百姓遷居入漢中。
司馬懿
曹操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名字,自從天幕之人說三國相爭,最后都會落空,他們所有的努力卻讓最后三家歸晉。
他就開始格外注意司馬這個姓氏,只是上次一直沒有想起來。若說起司馬家,那還算得上是望族。這司馬懿也是胸有丘壑,氣度不凡。
近年來司馬懿名聲在外,甚至有人舉薦他為官,這不由得讓曹操心中頓時警鈴大作,或許此人是德才兼備,也有見識謀略。
但是這樣危險,別說曹操起用于他,就是暫時壓下殺心也是難保的。
隆中。
劉備與諸葛亮相對而坐,正言笑相歡。
劉備突然發問道“天幕所言之事,倘若到了那時。依先生之見當如何處置可要出兵與曹操征戰,那東吳又應該如何處置”
諸葛亮沉吟片刻,道“自然是發兵與那曹軍死戰,至于東吳,那則是應當以和為貴,還不是決裂的時候。”
漢中之地臨近益州,必須劃入他們的管轄之內,否則曹操得了此地,益州隨時都有可能不保。而東吳和曹操不同,他本就與劉備所據之地接壤,若是此時再起爭執,于誰都是不利的。
劉備還要開口,諸葛亮卻先他一步應答道“我知道玄德公疑慮什么按照天幕所說,益州剛剛取得,民心不穩,并且是已經連續兩年的戰爭,如今再戰難以休養生息。但是與漢中的重要性相比,這些的重要性都可以延后。”
諸葛亮默默嘆了口氣,他現在對著天幕可以說是置身事外,所以才能如此理智地分析局勢的優劣,倘若他就在那場戰局呢。
他親眼見證蜀地的百姓,又能否將這些士卒一個個推向戰場呢,他不能確定的。
但是曹操一方卻初戰失利,劉備與孫權講和之后,立即派遣關羽進軍大破張郃。同時劉備在法正等人的勸說之下,決定攻打漢中。
于是,這場戰爭從建安二十二年開始一直持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前,雖然沒有明確記錄但是可以說是雙方投入的戰力空前之大,可以說是名將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