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向全天下通知一下,自己登基了,現在皇帝換人做,咱們正式改元。
雍正元年二月的時候,遠在四川的年羹堯回到京城給先皇奔喪。
他一回來,皇帝便十分重視,第一時間在養心殿接見了他。
隆科多第二天就聽說,皇帝當場就加封了年羹堯二等阿達哈哈番世職。
所謂二等阿達哈哈番,用漢文說就是二等輕車都尉。
隆科多也被加封了這個世職,還是一等的,只是如今隆科多身上本就有國公的爵位,因此這個世職讓他的兒子岳興阿承襲了。
現在看起來,皇帝對年羹堯的看重也不下于自己。
隆科多之前是沒怎么見過年羹堯本人的,對他的印象不是來自于歷史上的一些戲說,便是來自于皇帝本人口述。
這回總算是見著本人了。
隆科多是在他前往吏部述職時見到他的。
此時的年羹堯還沒有日后的囂張跋扈,看起來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官員,見著隆科多也很客氣。
不過因著兩人都是雍正寵臣,自然也不敢太過親近,因此只是說了幾句話,年羹堯便告辭離開了。
隆科多想著此人如今的謙恭和謹慎,實在是想不來他日后怎么會發展成那樣的囂張跋扈。
不過這事兒也不必由他來思考,很快的,皇帝為大行皇帝上了謚號,曰仁皇帝,廟號圣祖,陵為景陵。
其實在廟號這件事上,皇帝的行為也讓很多人不解,禮曰祖有功而宗有德,有功是奠基之功,德是守成之德。
先帝前面明顯還有個世祖章皇帝,要說奠基之功,也該是世祖,給先帝上祖的廟號明顯不妥。
但是皇帝就是死活要給自己老爹這個面子,禮部的官員也沒辦法,最后只能別別扭扭的定下這個圣祖仁皇帝,大家還得夸皇帝孝順。
而雍正皇帝明顯也很滿意自己的這番操作,上完廟號謚號之后,還和隆科多感慨了一番。
“圣祖皇帝有功于社稷,圣祖之廟號,當之無愧。”
隆科多還能說啥呢只能微笑同意了。
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事也需要皇帝安排,莊親王博果鐸正月的時候去了,而且偏偏他還沒有留下子嗣,需要找人承嗣。
此時莊親王的小宗惠王一支中還有四人在世,按理來說,無論如何都該由惠王這一支小宗入大宗來繼承爵位。
但是沒想到皇帝又來了一番騷操作,他直接把先皇的十六子胤祿過繼給了博果鐸,讓他繼承了莊親王爵位。
這完全是不符合規矩的,但是如今的皇帝,就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族長,是大宗中的大宗,他如此行事,其他人又能如何呢
好好一個鐵帽子王的爵位,就這么飛了,莊親王一系人是有苦說不出,而胤祿則是高高興興的奉旨出繼,白撿了一個親王爵位。
不過隆科多卻能看出來,這一出并不是爵位繼承這么簡單的事兒,皇帝只怕是想要削弱這些軍功貴族的權力了,畢竟之前支持八阿哥的那一幫人,大半都是滿洲的軍功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