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齡聽到他已經讓人前去救援,心中便也松了口氣“之前下官離京,皇上就曾對下官說過,大將軍用兵如神,有宣平王之風,如今果真見了,才知道皇上所言不差,將軍雷厲風行,下官佩服,想來再過幾日就能聽到凱旋之音。”
張鶴齡直接一句話把朱暉給架起來了,朱暉聽完面色有些發青,但是卻也不能表現出什么不妥,最后也只能客氣幾句。
倆人就這么花花轎子人抬人互相恭維了一番。
很快張鶴齡就從正堂里出來了,他一出來,立刻有人領著他去驛館歇息,張鶴齡自己此時也是實在有些疲乏,因此并不拒絕,跟著人就離開了。
而留在正堂中的朱暉,卻是皺著眉頭左思右想許久,終于讓人將監軍苗逵請來。
有明一朝,大軍出征,總有中官監軍,而所謂的中官就是太監,這個苗逵在此之前就經常出任監軍,而且與保國公朱暉關系也十分好,兩人是老搭檔了。
苗逵今兒也聽說了糧草要來,而且押運糧草的還是皇帝的小舅子,因此一直關注著此事,結果才剛聽聞壽寧侯入了驛館,后頭朱暉那邊就傳他過去說話,苗逵心里頓時咯噔一下,難道是這位壽寧侯鬧了什么幺蛾子
苗逵也不敢耽擱,急忙就往總兵府去了。
他到的時候,朱暉已經將皇帝的那封密信看完了,他眉頭緊皺,面色看起來十分不好。
苗逵看他這個樣子,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大將軍,可是出了什么事”苗逵與朱暉自來相熟,也就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直接問道。
朱暉指了指桌上的書信“這是皇上親筆,你看看吧。”
苗逵心下一驚,皇帝的親筆信,難道是壽寧侯帶來的這到底有何用意
苗逵不敢深想,急忙拿起信仔細看了起來。
等看完之后,他神色頓時平靜了許多“皇上令壽寧侯行細作之事,這是好事兒啊,大將軍為何滿臉憂色”
朱暉嘆了口氣“皇上言語間門雖然對我還是依舊信任,可是既然壽寧侯人都在這兒了,那我們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瞞得過他去。”
這話說出來,苗逵心里咯噔一下,他們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次出兵,他們兩人就早就商議好了,踞城以守為主,絕對不能主動出擊,如此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但是現在有一個不知深淺的人在邊上盯著,那他們的一言一行豈不是都被人看在了眼里。
而且他和朱暉為了安撫大軍,還存在虛報軍功的行為,這事兒現在只怕也是做不成了,可是若是不虛報軍功,又如何能壓得住底下那幫虎狼之士呢
苗逵想到這些,只覺滿頭大汗,他看向朱暉,語氣干澀道“那國公爺覺得該如何”
此時朱暉倒是不讓苗逵稱呼他軍職了,只是嘆了口氣道“這次到底還是得出些力了,蒙古人跑到固原的事兒壽寧侯也知道了。”
苗逵心下一驚“他不過是一個紈绔外戚,竟然還關心此事”
朱暉搖了搖頭“不要小看他,我看他不止非常關心還很在意這件事,這次救援固原,不能留力了,吩咐下去,我親自率兵三萬前往救援,一人兩匹馬,急行軍”
苗逵一聽這話,便立時明白了朱暉的用心,一臉苦色道“公爺,蒙古人圍點打援,您若是太過著急,只怕會被蒙古韃子以逸待勞。”
朱暉搖了搖頭“放心吧,我帶兵多年心中有數。”
想著朱暉用兵向來謹慎,苗逵便也沒有多言了,兩人又繼續商議了一下這次具體的出兵細節,苗逵這才從總兵府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