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被自己女兒惦記在心中的感覺沒有人會不喜歡,李隆基在面對不會威脅到自己皇位的兒女時還是慈祥的。
就算是兒子,他對幾個小兒子也不錯,只是對那幾個年紀大根基深厚的兒子沒有好臉罷了。更不用說是年紀最小,怎么輪都輪不到她的小公主李長安了,李隆基對李長安,只有寵溺之意。
“你倒是有心了。”李隆基又翻了幾本道經,感慨道。
李長安甜甜一笑“兒只阿爺一個至親之人了,只盼望阿爺能萬歲萬萬歲,事事順利如意。”
這一刻,李隆基享受到了一個作為父親被年幼兒女依靠親近的自豪感。
他哈哈大笑,讓高力士將這箱幼女親手抄寫的道經收入內庫。
“吾女純孝,好好好。”
李長安心想,她當然純孝了,為了給李隆基賀禮,她專門找能工巧匠弄出了特制油墨,日夜趕工才趕在十一月前弄好了活字印刷術,又以她的字跡作為模板,找了許多人一同排版印刷,才印出來這些道經呢。
這模板還只能用一次,明年再送禮,又要她再花三天再寫一回模板,畢竟她如今正在學字,每年字跡都不一樣
。
一年才三百來日,她還要分出三日應付李隆基,她可真是太純孝了。
半月時間一晃而過,到了年宴。
李長安座次有靠前了些,她也終于看到了如今的太子,李嶼。
一個相貌清秀,但是放在李隆基的諸位子女中就顯得相貌平平的青年男子,身旁坐著一個神色端莊的婦人,那是他的太子妃韋氏。
李嶼從出生之前就不討李隆基喜歡,他的母親楊氏是李隆基做太子時候的良媛,和太平公主不清不楚的,李隆基當時畏懼太平公主,想要將這一胎墮去,還是張說勸他把這個孩子留了下來。
出生后,楊良媛又把李嶼抱給了當時的太子妃王氏撫養,而王氏嘛李隆基登基沒多久就把她廢了。可以說李嶼是疊滿了李隆基不喜歡的原因。
李長安看到神情怯懦的李嶼時心情十分復雜。
武惠妃和李瑛爭來爭去,搭上了四條人命,這太子之位卻落到了這個最平平無奇的皇子李嶼的手中。
一個沒有外家可以依靠,自身能力也不出眾,還不被李隆基所喜的皇子手中。
就因為他足夠弱小,威脅不到李隆基的皇位。
挺沒意思的。
李長安坐在宴會一角,垂頭安心吃著自己的飯,也不和其他人打招呼。
忽然,殿內安靜了下來,李隆基站了起來,朗笑著舉起了手中的酒杯。
“諸卿共喜,賀歲同慶。”
眾人紛紛起身,行禮賀歲。
一時間,天地間好像只回蕩著圣人的聲音和恭賀圣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