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其他幾個人瞬間想了起來,《女巫布萊爾》那種爛片子,都在羅南手中化腐朽為神奇……
幾人的眼睛齊刷刷的轉到羅南身上,仿佛又看到了上億美元的收入。
羅南笑著說道:“沒有特別的想法,我就覺得這片子很有意思。”他簡單的說道:“影片中美輪美奐的風景,富有東方古韻的人文氣息,其實都是表面,內容完全是個西方的故事,我跟安-李談過,這就是一部東方版的《理智與情感》。”
“我也有這種感覺。”艾倫-艾伯特說道:“因為丹尼的關系,我了解些東方的文化,這片子除了表現形式,內里都是西方的思想。”
其他人都陷入思考當中。
羅南又說道:“北美觀眾可能比想象的更容易看懂和理解這片子,而且我們在宣傳中,也可以適當的運用科幻片的概念。”
“當成科幻片宣傳?”大衛-比利亞問道。
羅南說道:“是這么個意思,不過要適度,具體怎么做,大衛,你拿個方案出來。”
這不是他亂說一氣,隨著在戛納電影節看完首映,前世看過的關于《臥虎藏龍》的消息也回憶起了一些,其中就有發行方在針對普通美國觀眾的宣傳中,以科幻片的概念進行宣傳。
而且跟《女巫布萊爾》的宣傳不同,這沒有引發什么負面效應,在很多不熟悉的武俠片的美國觀眾眼里,《臥虎藏龍》就是部超級軟科幻。
“好的。”大衛-比利亞經歷過《女巫布萊爾》的宣傳洗禮之后,一點都不含糊,說道:“我會盡快制定相應的計劃。”
羅南又對托馬斯說道:“你跟院線公司做好溝通,等影片上映時,首批影院要靠近華裔社區。”
托馬斯當然知道這是最為穩妥的上映方式,說道:“我明白。”
加西亞這時問道:“什么時間上映?”
“十二月份!”羅南給出了答案:“這部影片的目標是頒獎季。”
艾倫-艾伯特問道:“奧斯卡?”
羅南說道:“我們嘗試一下,能拿到幾個奧斯卡提名,也意味著巨大收益。現在《臥虎藏龍》的北美版權全部握在我們手中,如果有可能的話,要利益最大化。”
加西亞又問道:“是最佳外語片嗎?”
羅南點頭:“優先保證最佳外語片。加西亞,你下周開始尋找專業的頒獎季公關公司,制定未來的相關策略。《臥虎藏龍》已經在戛納電影節首映,不可能再去參加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競賽單元。”
想要參加歐洲三大電影節的競賽單元,影片必須在當屆電影節上首映。
“這樣吧。”羅南略作思考,說道:“試著申請一下多倫多電影節競賽單元,頒獎季的前哨獎項也盡可能報名參加。”
“好的。”加西亞說道。
現在才五月份,距離十一月底十二月初開始的頒獎季還早,但一部沖擊頒獎季的影片,往往都是從戛納電影節,乃至更早的圣丹尼斯電影節上就開啟相關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