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萊塢電影授權不可能放棄,這里畢竟是北美,即便拿到再多海外授權,也無法改變影視作品主要受眾是好萊塢的現實。
“跟好萊塢的授權談判交給總公司吧。”羅南收購奈飛伊始,就做好了準備,如果奈飛自身就能搞定,也不會是現在的局面:“其他公司還好說,六大公司是塊硬骨頭,想要讓他們降價不容易。”
奈飛的人都清楚這一點,畢竟最近幾年沒少領略大公司的傲慢。
羅南想到了羅伯特-艾格的建議,如果相對論娛樂擁有龐大的片庫,其實這些都很好解決,業內利益錯綜糾纏,六大公司各有周邊渠道,如果有足夠多的影片版權,互相授權的情況下,其實相對論娛樂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拿到相關的授權。
問題在于相對論娛樂的片庫中,連帶著沙海娛樂之前的錄像帶電影,以及使館影業這幾年從海外買的片子算在一起,也不過二十多部電影。
會議結束,因為羅南與相對論娛樂的關系,幾乎所有人都對奈飛未來的發展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羅南卻知道,買下奈飛,僅僅是個開始。
過高的成本,是必須盡快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辦公室里,馬克-倫道夫對羅南說道:“我們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多。”
羅南卻直截了當的問道:“馬克,難道你不認為我們一旦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就會為這個行業制造一個難以企及的特別高的進入門檻嗎?讓潛在競爭者們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進入這個行業,特別是百事達和好萊塢視頻這樣握有眾多影視作品授權的連鎖巨頭。”
馬克-倫道夫能夠想象,如果再早上兩年,像百事達和好萊塢視頻這樣的公司決定開拓互聯網業務,奈飛根本沒有競爭力可言。
“沒錯!”馬克-倫道夫一如既往的對奈飛充滿信心:“在這個行業,沒有人能追的上我們!”
他看向羅南:“授權方面你有計劃了?”
“坦白地講,即便相對論娛樂是業內的一員,跟六大談起來也很難。”羅南不避諱這一點:“單部費用不算高,但我們不可能有隨意挑選的機會,六大公司的片庫龐大,必然會使用打包授權的方式。”
好片與爛片搭配在一起授權,這是好萊塢慣用的手段,羅南也沒有少做。
羅南從自身出發,說道:“還有一點,我們直接跟六大談,除了這些外,還要再從他們手里購買DVD,這筆費用更為龐大。”
買下再多的DVD,只要是自用,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用作商業運營,就需要相關費用了。
盡管說出口的都是困難,羅南卻非常平靜:“相對論已經開始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