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首日票房大賣,無疑為使館影業推動的一系列宣傳營銷推廣,給出了肯定的結果,但與此同時,相對論娛樂也中止了在《地牢圍攻》宣傳營銷上面的投入,盡管媒體和互聯網上,各種各樣的相關信息依然在傳播,卻是自發性的反應。
《地牢圍攻》的熱度已經起來了,沒必要繼續投入資金。
而且隨著首日放映結束,超級大爛片的口碑也徹底傳播開來,口碑確實可以營銷操作,之前的一系列活動也盡可能吸引影迷在首周末進入影院,但再有力度的宣傳營銷,也無法拯救《地牢圍攻》那爛到天崩地裂的口碑。
爛片經常能賣出高票房,卻無持久力。
到了周六,《地牢圍攻》的IMDB評分降到了3.3分。
爛番茄指數持續下滑,跌到了百分之二。
與此同時,emaScore公布了影院觀眾現場打分,上千名影迷平均打分為“E”。
一部能進入影院大規模放映的電影,emaScore為“E”,實屬罕見。
但更讓人吃驚地是,emaScore公布的預測認為,《地牢圍攻》將會取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預期北美首周票房將接近3000萬美元,最終票房落點極有可能在7000萬美元以上。
《地牢圍攻》的首日票房數據,也證明了emaScore的預測不是空穴來風。
到了周六,《地牢圍攻》的排片率和上座率依然遙遙領先同期其他影片,但受到超爛負面口碑的拖累,票房走勢如同羅南預計的那樣開始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有點大。
周六當天,這部影片只拿到了981萬美元,比上映首日下降了近300萬美元。
即便爛片大賣,高開低走也是永遠無法避免的命運。
隨著時間推移,單日票房收入只會超級大跳水。
周一到來時,最新的票房統計數據第一時間送到了羅南手中,《地牢圍攻》不出所料的壓過第二周上映的《驚聲尖笑3》,登上了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的寶座。
上映三天,在2920家影院豪取2955萬美元,實現了單館票房破萬的成就。
《地牢圍攻》的票房成功,讓整個相對論娛樂歡欣鼓舞,畢竟這不是電影的勝利,而是相對論娛樂商業運作的結果。
職業影評圈則一片哀嚎。
《紐約客》的專職影評人理查德-布羅迪打破一種無言的默契,通過自己的官方博客和新注冊的奈飛分享同時對外宣稱:因為有很多垃圾觀眾,才有了這么多垃圾電影,好萊塢電影垃圾遍地,一定是與大批垃圾觀眾有關系,現在的觀眾真的不行了,還是懷念黃金時代的高素質觀眾。
這些話一出,瘋狂的影迷用各種瘋狂的謾罵幾乎擠爆了理查德-布羅迪的博客與奈飛賬號。
理查德-布羅迪在《紐約客》上的評論風格,一向以尖酸刻薄著稱,根本不在乎影迷的反應,反而繼續盛贊好萊塢黃金時代,怒斥如今浮躁的商業電影時代和垃圾觀眾。
仿佛黃金時代從來沒有出過爛片一樣。
影迷們開始與影評人打嘴仗,但制片公司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烏維-鮑爾連續兩部游戲改編電影大賣,以好萊塢一貫喜歡跟風的制片策略,其他工作當然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