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有一定的島國系受眾,卻不是大眾文化。
比如著名的《千與千尋》,登上包括北美主流媒體在內的各種最佳榜單,但在北美商業反響遠不如它的名氣那么大。
先后兩次在北美影院上映,北美的票房連海外的零頭都不到。
羅南做的是電影公司,不是藝術機構,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市場,而市場差異必須重視。
“機甲是來自島國的概念和文化產品。”羅南很謹慎,畢竟這個項目真要搞的話,投資不是一般大:“吉爾莫,你應該聽過這個概念,北美是全世界最大的媒體文化娛樂絕緣體。”
這話出乎吉爾莫-德爾-托羅的預料,他一直以為羅南會支持這個項目,就像支持《地獄男爵》那樣。
畢竟,沙海娛樂也在運作類似的巨大機器人項目。
“羅南,北美像我這樣喜歡機甲和怪獸等島國文化的人有不少。”吉爾莫-德爾-托羅不想輕言放棄:“還有海外市場,也有利于做周邊運營。”
他試探道:“據說沙海娛樂在與孩之寶合作變形金剛,那與機甲沒有本質的區別吧?”
羅南不禁笑了起來:“這兩者怎么比呢?吉爾莫,變形金剛在北美上市有二十多年了,相關的玩具一度風靡北美,二十多年來,有多少人玩過變形金剛玩具?變形金剛又是多少人的童年記憶?其他地方我不太清楚,但在北美,機甲屬于小眾文化群體吧?”
或許以后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開放,機甲受眾會越來越多,但那也是以后。
羅南進一步說道:“島國系的文化在北美有不少受眾,比如你,比如詹姆斯-卡梅隆,但相對論娛樂一直與島國有業務往來,還擁有眾多島國文化產品的版權,專門就此進行過市場調查。”
這不是假話,而是切實做過的:“島國文化在北美屬于小眾群體,這就決定了如果投資不高,收回成本的可能性較大,但投資較高的話,受眾群體過于狹小,怎么產生盈利?”
吉爾莫-德爾-托羅忽然意識到,羅南不僅僅是個電影制片人,還是個電影商人!
甚至后者的身份在前者之上!
羅南干脆問道:“吉爾莫,你對特效制作非常了解,現在想要達到你計劃的效果,需要多少制片預算?”
這個年代,CG特效雖然便宜了不少,但跟2010年后沒法比。
都不是外行,吉爾莫-德爾-托羅也不可能睜著眼睛說瞎話,他也實地考慮過:“大概2億美元左右吧。”
羅南接話道:“這樣的制作投入,加上宣傳發行最少也要3億美元,對于這樣的題材,投資風險太大了。”
吉爾莫-德爾-托羅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之前他僅僅是從導演和自我興趣角度出發,根本沒有過相應的商業考慮。
“我建議,這個項目暫時擱置。”羅南很坦誠:“吉爾莫,等我們看看技術發展和文化市場的變化,過上五六年再做決定也不遲。”
吉爾莫-德爾-托羅多少有點失望,但覺得羅南說的也有道理,不過沒有就此死心,他與沙海娛樂簽訂的三部電影導演合約已經到期了,好萊塢這么大,也不是非要相對論娛樂一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