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以想象,當這部《無間行者》在亞洲上映后,絕對會被噴的極慘。
因為電影永遠都無法推脫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
就像是港版《無間道》三部曲,先后被使館影業引進了北美,這一在亞洲大火甚至被認為是港城電影救市之作的經典系列影片,第一部在北美只拿到了16萬美元票房。
后面兩部,使館影業干脆沒有在影院發行,直接推入了線下的DVD市場。
時至今日,《無間道》三部曲的DVD在北美總計也只賣出了不到200萬美元。
市場的差異誰都無法忽視。
而北美,向來是全世界最封閉,對外來電影最不友好的電影市場。
有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異常殘酷,羅南很清楚,外來電影想要打入北美,尤其是想要票房上面大獲成功,難度之大超出想象。
自從《臥虎藏龍》和《英雄》之后,相對論娛樂也沒有在影院大規模發行過任何一部東方的電影。
東西方的電影文化差異,有時候會被一些電影放到極大。
很多美式的電影表現手法,大部分東方觀眾接受起來難度較大,尤其是純粹的美式題材,例如非常多的屎尿屁喜劇,東方觀眾根本Get不到笑點。
同樣的,一些東方的電影風格,西方觀眾也無法理解。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比如來這么一句,西門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
這一句話對東方觀眾就夠了,哪怕只是一句臺詞就能讓人將畫面聯想出來,甚至觀眾腦海中馬上可以想象出這樣一個場景——古鎮、小店、夕陽,一把劍滴著血,一個人一身白衣站著一動不動,衣服的下擺風的吹動下微微飄動——劍神啊,怎一個酷字了得。
但在北美呢?這種典型的東方式手法很難有市場。
所以,西方式的表現手法會掏出刀子大喊“fuc.k!you!”
減少煽情或者深沉裝酷,只是盡可能表現激烈沖突下的人的真實表現,這可以算是美版區別港版的最大不同之一,其實想一下影片結尾那段情節,兩個臥底在天臺見面,一個人異常憤怒,一個人高度緊張,這種情況正常人會有什么表現?
恐怕美版所演的情況更加接近現實,爆打一頓,并同時fu.ck、fuc.k的罵……
但這不唯美,不浪漫,看起來也不酷不爽。
想想吧,電眼梁的那句:“對不起我是警察”,瞬間打動了多少觀眾的心?
羅南哪怕到了現在,還非常清晰的記得那段鏡頭和臺詞,感覺太經典了。
相比之下,湯姆-克魯斯和威爾-史密斯草來草去的,實在是太糙了,就像圣費爾南多谷的藝術片與港城經典三級片的區別一樣。
前者嗷嗷叫著直接脫了猛干,后者氣氛烘托的非常浪漫到位。
哪怕是徐老師這種猛男型藝術家,都有種另類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