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宰相的親侄子,正四品的禮部侍郎。
想想自家的生意,想想二侄女的擴張計劃,他應該應下這位馮大人,只是他現在感知不到靈氣,拿什么來哄小孩,小孩哭了鬧了生病了怎么辦。
“令公子今年多大了不瞞大人,學生最怕小孩子哭鬧,因此不打算教蒙童。”
“凌云放心,我那長子今年已經十五歲了,不是小孩了,家中連親事都給他定下了。”
那就好。
若不是長子遠在京城,馮大人恨不得現在就領著長子把束脩奉上,定下這師徒之名。
馮大人不方便,不代表旁人不方便。
翌日,一大清早,沈八郎和沈四郎行李都已經搬到馬車上去了,預備出發時,被人叫住。
“聽聞沈解元您預備回鄉教書,您看我們兄弟倆能不能跟著您讀書”
說話之人是這次鄉試落第的秀才,寒門出身,一同求學的還有他弟弟,看上去只有十多歲的少年人。
沈四郎抬眼望去,好家伙,兄弟倆求學至于帶這么多人嗎。
“這些人都跟著去還是來送你們的”
“都跟著去,這是我娘子,這是我一雙兒女,這是我的書童,我娘子的陪嫁丫頭,家中仆婦”
沈四郎抽了抽嘴角“書院怕是住不了這么多人。”
除非何先生把自個兒的院子騰出來,但哪有書院山長給學生把院子騰出來的,何先生也愿意,何夫人也不能愿意啊。
“這位兄臺說笑了,我們這么多人怎么會住書院,自然是在書院附近買處院子,如果沈解元肯收我們的話。”
教誰不是教,又不是收為關門弟子,沈八郎沒有拒絕馮大人的長子,自然也不會拒絕這攜兒帶女的兄弟倆,也沒有拒絕快到城門口時又加塞進來的兩位世家少爺。
沈四郎瞠目結舌的看著越來越長的隊伍,他哥倆就一輛馬車,那求學的那兄弟倆瞧著就不是普通人家,足足五輛馬車,不過那好歹是一大家子,城門口加塞進來的那兩位小少爺更不得了,每人也足有五輛馬車。
“嘖嘖嘖,幺弟啊,你回去跟何先生商量商量,這束脩可不能少收了。這段時間我在營州聽人家說,世家大族打賞下人都用金子,吃魚人家只吃魚須,吃雞只吃雞舌,你想想那得多少條魚、多少只雞才能湊一盤菜,這些人可太有錢了,拔根汗毛都比我們腿粗。”
就不提種地了,他們辛辛苦苦賣鹵肉,一天賺上十幾兩銀子就高興的像做夢一樣了,可這些錢都不夠人家打賞下人的。
“是得商量商量。”
但不能提高束脩,否則便違背了先生當初建立青云書院的本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