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順天府的事,江南道御史鹿祐要越權代皰出頭彈劾,實在是不管不行了。
就沖一點,皇阿瑪這一場氣就小不了。
姜宸英危矣。
次日早朝禮部尚書佛倫奏報:“奴才等奉旨審訊李蟠、姜宸英,議復江南道御史鹿祐疏參考試不公一案,擬將順天府鄉試主副考官李蟠、姜宸英革職。”
對于沒有查出收受賄賂,我無甚意外。
姜宸英就不說了,即使李蟠,單沖他三十歲考中狀元,前途似錦這一條,我也不以為他目光短淺若此。
反是完全地照本宣科,以文取才,沒有考慮官家子跟寒門子弟的差異,才引發民怨沸騰官家子自幼博覽群書,文章博采眾引,加上對朝局的了解,豈是寒門子弟所能比
如此李蟠、姜宸英看似公正,實質已忘了科舉設置的根本選拔寒門子弟中的人才,給他們一條進身之路。
“此科考試,不公已及。且聞代請之人、亦復混入。科場大典豈容如此”
皇阿瑪金口玉言,定了李蟠、姜宸英的罪。
“著將中試舉子三日后齊集內廷復試”
皇阿瑪
這是要拿他御宇近四十年創下的圣名來為科舉公正擔保。
“著保和殿大學士伊桑阿出任主考官,中和殿大學士王熙出任副主考官,九卿詹事科道充任考官閱卷”
閱卷考官也完全是殿試閱卷的配置。
“皇上,”伊桑阿當庭跪下:“奴才才疏學淺,難當此大任,惟請圣上命題甄選。”
得,伊桑阿不想淌這攤渾水。
“皇上,臣等附議”
王熙帶六部九卿全跪下了。
都不愿干
我低著頭,不敢看皇阿瑪臉色,聽得皇阿瑪強遏制住的怒氣:“那就參照殿試,朕來出題。爾等分卷監考。若還覺不夠,那就加上皇長子直郡王胤褆、皇三子多羅貝勒胤祉、皇四子多羅貝勒胤禛、皇五子多羅貝勒胤祺、皇七子多羅貝勒胤祐、皇八子多羅貝勒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禎、皇十五子胤禑,各領二十名御前侍衛臨場監考。”
“著在朝三品以上官員到場見證”
三天后,順天府今科所取一百舉人齊聚保和殿。內務府擺下一百張桌椅供舉子作文。
我兄弟跟棋盤上的天元似的分立考桌之間,四周兩百余名御前侍衛手持腰刀,虎視眈眈。
侍衛之后是一應朝中三品以上又是好幾百人。
就這眾目睽睽之下,即便是我都覺得腿抖,心底忍不住為順天府這科舉子掬一把淚:即使真才實學,也架不住這個考法。
跟殿試似的,舉子們整考了一天,我也跟著整站了一天,站得小腿肚子轉筋,勞乏得我都沒感覺出餓。
散殿出來,胤祥邀我:“四哥,您去我那兒隨便墊補點什么,再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