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紙上很不起眼的地方,只有簡單幾句話介紹龍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已進入最后驗收階段,將于明年建軍節當日正式下水服役
再看時間和地點,跟顧安陳專家去的時間地點都能對上,清音學過近現代史,記得這艘核潛艇好像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長征一號”,莫非陳老以前研究的居然是一瞬間,她以前想不通的地方都能串起來了。
為什么那些人抓走童童卻一直沒把他轉賣也沒撕票,其實就是在等著更大的用處,譬如這次。
為什么陳慶芳終其一生都在默默無聞支持國家事業發展,活成一個國家缺啥她就研究啥的愛國企業家。
要知道關于核潛艇的研究,早在六六年就開始了,但全世界有核潛艇的國家只有四個,都在對龍國進行重重封鎖,龍國的科學家們連買模型的錢都沒有,只能用木頭在陸地上搭建一個木頭盒子。而就是在那一間木頭做的“大房子”里,無數科研工作者不分晝夜,靠著雙手、算盤和無數張稿紙,反復研究修改實驗了八年。
而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后世熟知的核物理,還有另一個名詞高強度特種合金鋼材。清音上輩子也是很偶然的機會在參加一場海軍歷史博物館展覽時,看見對這種鋼材的簡介,因為有了它,核潛艇才能具備更高的隱蔽性、安全性、保溫性,可以說它就是核潛艇堅硬的鎧甲。
難怪全國所有鋼廠都在想方設法請陳專家出山,難怪她和顧安只是幫忙留下陳專家就能得到這樣的提升,劉副廠長或許都不知道背后真正的緣由。
原來,那位老人,曾經參與過國之重器的研究。
而生產過上面無數個零部件的無名英雄們,此時此刻就生活在她身邊,他們或許是穿著藍色工裝理著平頭的小年輕,或許是扎著兩根麻花辮的俏麗姑娘,或許是用自行車載著孩子的爸爸,或許是正在灶臺邊炒菜的媽媽
清音大概知道,為什么顧安回來之后整個人大變樣,連氣質都跟以前不一樣了,他這趟出差是見證歷史的時刻啊
而她,作為一名穿越者,也有幸正在見證歷史。
這天,清音正在診室上著班,她請假這幾天攢下不少病人,從早到下午就沒停過,剛看完一撥能喘口氣,門口伸進來一個圓潤的腦袋。
說圓潤,那是腦袋上沒頭發,像個鹵蛋,但又不是那種棕黑色,而是白白嫩嫩的。
“小清大夫”
“請進。”
“嘿嘿,我剛來就聽人說咱們大院里有個小神醫,我正好來看看。”原來是個小老頭。
聽著不像石蘭省的口音,“您是”
“嗐,我也住16號院里,我兒子是大車班司機小張。”張老頭穿著一件掉色打補丁的干部裝,腦袋上一顆頭發也沒有,但還戴著頂藍色的干部帽,要是不摘帽子,誰也想不到他頭上寸草不生。
清音心說,難道是來求治脫發的
那可真是為難人呀,但凡還有幾根根,她都能想想法子,這全脫光了,不是剃光的,連毛囊和發根都看不見了,她還能有啥辦法寸草不生的鹽堿地,她就是大專家她也種不出莊稼啊。
張老頭卻不說要干嘛,而是東拉西扯一堆,主要是自我介紹,說他以前在生產隊當會計,是個干部,跟公社領導關系多么鐵,有啥事喊一聲,全公社干部都會來幫忙啥的。
越扯越遠,清音打住“是是是,張大叔您可真厲害,對了今天是哪里不舒服嗎”
“也,也沒”他撓撓頭,“我聽人說,一直在你家那大姐,是你婆婆”
清音點頭,顧大媽最近日子舒坦,又被清音引導著穿一些適合她身材和膚色的衣服,拾掇干凈后,看著是要比以前年輕很多,被他叫“大姐”也不奇怪。
誰知張老頭又不說話了,吭吭哧哧讓清音給把個脈看看,清音不明所以,除了有點腎虛,沒啥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