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奴隸主覺得一條鐵路不足以改變現在各國的態勢,真不知道英國擔心什么。難道多了一條鐵路,德國人就能抵消帝俄龐大國土帶來的陸權優勢?至于威脅什么英屬印度,純粹是英國人自己被害妄想癥爆發。
不過謝菲爾德雖然這么想,但也知道在世界霸主位置上的國家,就是這樣的敏感多疑。一百年后合眾國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想法。做不做的到先不說,有這個趨勢已經足夠讓既得利益者心驚肉跳了。
因為目前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土地,也就是突厥人居住的地方之外,剩下類似伊拉克、敘利亞、以及后世部分沙特的土地,用一句前世的教材說,叫做半殖民地狀態。
奧斯曼帝國現在剩下的領土仍然不小,但除去突厥人的土地,已經被英法滲透的厲害。就連已經劃歸給謝菲爾德的巴士拉省,也存在著英法等國的領事館。
所以為什么這片土地會落到奴隸主手里?反正已經處在漸漸失控的邊緣,君士坦丁堡一想還不如拉進來一個抵御英法的滲透,同樣德國人也是奧斯曼帝國拉進來,沖擊英法滲透的一張牌。
奧斯曼帝國首先有二桃殺三士的企圖,其次才是謝菲爾德家族長期和奧斯曼帝國較好,幫忙處理不太聽話的族群,養肥了一批奧斯曼帝國的官僚。最后得到了科威特這個面積不值一提,沒發現石油也都是黃沙的土地。但科威特地理位置很重要,讓波斯灣的英國人非常惡心。
意土戰爭的時候,謝菲爾德又在法理上拿到了巴士拉省,不管英法怎么反對,是他這個合眾國首富掏錢集結了雇傭兵軍團。阿拉伯地區雖然是半殖民地狀態,但名義上還是君士坦丁堡的轄地,奧斯曼帝國的高層就有權把巴士拉獎賞給威廉帕夏。
“德國人和英國人在巴格達鐵路問題上僵持了都不知道多少年了,這個問題上我可以幫助德國人一把。”謝菲爾德雙手插兜,指著布朗猶豫了一下才道,“現在訓練奧斯曼陸軍的容克軍官團首腦是誰?”
在巴爾干戰爭之后,德國便派出了國內的軍官團,整編奧斯曼帝國陸軍。謝菲爾德知道這件事,只是不知道這個首腦是誰。
是時候表明一下資深德粉的態度了,作為科威特領地帕夏,謝菲爾德想要在自己的領地修鐵路是非常正常的,就修巴士拉到科威特這一段。剩下的交給德國人。
隨后的幾天時間當中,謝菲爾德在歐洲國家當中輿論上一片的指責當中度過,很多報紙認為這個美國首富有著白癡一般的天真。竟然認為奧斯曼帝國這種落后國家,比世界文明的中心歐洲國家寬容。
在二十世紀初這個大背景下,這種對歐洲國家的指責是不可接受的。甚至在合眾國國內,也有不少輿論對謝菲爾德,為奧斯曼帝國這樣的一個國家說話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