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明瞪大了眼睛,看著眼前不過十八九歲的少女,不敢置信地問
“你你指揮”
“虎符在此,誰敢不遵軍令”
劉初安吼了一聲,將劍鋒搭在漢子的脖頸上,一字一句地說道
“你要臨戰造反嗎”
馬長明吞咽了一下口水,看著少女手中沾滿血跡的青銅虎符,咬了咬牙,悶聲回道“末將不敢。”
看著少女嬌嫩的臉,馬長明有些猶豫又有些焦急地問
“宋將軍麾下兩萬士卒,設四曲,如今如何部署”
劉初安左右望了望,沒找到其他的曲長,于是只能拍著他的肩膀說
“命你暫代都尉一職,轄四曲,留兩曲士兵在城墻上抗敵,一曲將士守住城門,一曲將士搬運滾木火油。”
“末將領命。”馬長明抱拳行禮,隨后快步跑下了城墻。
直到此時,劉初安才獲得了片刻思考的機會,耳邊喧囂的噪音漸遠,她目光低沉著,思索著公孫瓚攻打徐無的用意。
誠如宋同所說,公孫瓚來犯徐無關,是一步死棋。
只要他不能快速地攻下徐無關,等到小威和李成兵馬回援,他被困在關下,插翅也難飛。
他就這么篤定,自己一定能在一日之間攻下徐無關嗎
積雪化冰,的確讓他的騎兵發揮了奇襲的作用,可這般天時怎可能是他提前預料的。
難不成今日積雪不化成冰,他就不攻打徐無關了嗎
臨事決計,可不是一個久經沙場的將軍所為。
那么,他攻打徐無關的底氣在哪里他憑什么認為自己能打下徐無關,或者說,他憑什么認為自己不會被困死在這里。
俊靡被圍困數月,公孫瓚清清楚楚的知道,城外就有數萬兵馬困住了他東西北三面方向,若是不想被困死,便要有人來牽制李成和小威的兵馬。
可公孫瓚至多只有三萬人,強攻徐無關都不見得夠用,又怎會分兵來牽制李成和小威的兵馬
除非,有人在幫他。
幽州十郡一屬國,不受劉初安控制的那幾個人逐一劃過少女的腦海。
劉虞的老部下鮮于輔,為劉虞從事,跟隨老爹多年,忠心耿耿,斷不可能幫助公孫瓚。
遼東太守公孫度,雖同姓公孫,但與公孫瓚連面都沒見過,平日雖與劉初安政見不合,但也不至于壓上身家性命來造反。
何況遼東郡據此地隔著昌黎、遼西兩郡,公孫度就算相幫,也不可能打穿兩郡防守來牽制劉初安的兵馬。
除此之外,幽州握有實權的大大小小官吏武將,不是劉初安一手提拔上來的,就是她學堂中走出來的,斷然不可能噬主。
那么,公孫瓚此時強攻徐無關的底氣,到底是誰給的。
心思電轉間,少女又被箭矢呼嘯的破風聲拉回現實。
身周幾名護衛舉著一人高的木盾將她護住,也遮住了大片的月光。
她茫然地望著漆黑的北方,愣了下神,也打斷了所有的思緒。
北方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