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主人。而她是沒有精力的。
劉備沒想到袁昭箜會叫他,他也從這一聲呼喚中明白了袁昭箜的意思。
“為了徐州百姓。”袁昭箜微笑著看向他,然后看向陶謙,“陶公不如讓玄德公相助”
陶謙其實也有此意,但因為袁昭箜的實力更強,在這次的戰爭中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他不懂為什么袁昭箜會將徐州拱手讓人。
難道她真的是圣人嗎
“我愿協助陶公。”劉備沒有推辭。經過幾天的相處,他也明白了袁昭箜的性格,并不是假意推辭。
陶謙是想相讓徐州的。
因為他此時大病一場,情緒處在低谷,身體也不堪重負,開口道,“我無才無德,又已經老了”
“公莫要再說了。”劉備打斷道,“我更才疏學淺,絕無法領徐州牧,陶公在徐州多年。徐州百姓安居樂業,無不夸贊,能協助陶公,是我之幸也。”
陶謙站在營帳的窗前,光從他銀白色的發絲中透過來。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年少時的宏愿。
在為官這條路上,他一路走了三十余年。從最開始的為了“理想”勇于做許多改革、只做實事;到后面逐漸明白世間的規則,平衡世家、做五揚十,逐漸聲名遠播。
在他年輕時,時常感覺到孤獨。
他是厭惡當時的官場的。但他只有孤身一人。難以改變,只好適應。
而現在,在他已經六十歲的時候,似乎找到了他年少時愿意與之相攜的人。
可他已經老了啊。
蒼天不待,恨不能晚生二十年。
“我們今晚吃什么。能不能吃鍋子呀。”袁昭箜的話拉回了老者的思緒。
罷了,即使來日不確定還有多長。
他還有可以行走坐臥、能吃鍋子的很多個今日呢。
袁昭箜沒有參與徐州的災后重建工作,只聯系了袁術,讓他勻一些糧食來。
袁術不情不愿地應了。送來了些陳米。
但無論如何,足夠徐州熬過今歲的冬天。
曹操在兵敗后,收集舊部,逃回了陳留。
留下的陽城軍趁機拿下了兗州。兗州軍士聽聞曹操大敗,也聽聞過袁昭箜管理的兗州其他地區的富裕生活,無心再打,略略抵抗了幾下,就半推半就打開了城門。
曹操的頭發一夜之間變白了很多根。
他費勁心力,從袁昭箜手中啃下了兗州的一些城池。花了大筆的投資,訓練的軍隊。許以重利,聯合了公孫瓚和袁紹。甚至折進去一個父親。
本來打的是趁機奪下徐州的念頭。但袁氏虎視眈眈,他只好改變想法,要徐州全城給他父親陪葬。不給袁氏擴大勢力的機會。
然后再退守兗州,安心發展。
可他算錯了袁昭箜的戰略素養。
明明他前幾日還接到線報,說袁昭箜的陽城軍在攻兗州北呢一定無暇來徐州。
按照常理來說,她也不應該會在接到徐州有難的消息時,放棄即將到嘴的“兗州統一”的肥肉,立刻發大軍來徐州啊。
徐州和她也沒什么直接關系呀。
曹操以為是袁昭箜預判了他的想法,肯定是有頂級的謀士,如田豐審批等才士。或者是他不愿承認、但不得不浮現在腦海中的一個念頭袁昭箜真的是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
但他都想錯了。
袁昭箜能立刻發兵來徐州,只有一個原因。
她不愿意見到有人屠城。
不管這個消息是真是假,曹操究竟會不會真的這么做,她都會用盡全力地去保護大漢的每一個百姓。
無論是不是在她的治下。
她不愿洛陽之慘劇,在天下任何一處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