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要被糟心兒子給氣死,成天不是指望他當大官就是指望他考狀元,年輕人就該多督促自己,沒事兒靠什么爹
醉酒花間提醒您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再胡說當心他動家法。
拿藤條來
蘇景殊灰溜溜的從馬車上下來,不像剛考了解元的學霸,更像沒考中要被家里長輩教訓的學渣。
不說了不說了,不說了還不行嗎
他只是想起來唐朝的時候有憑借名氣加成考上狀元的例子,下意識覺得老爹生在唐朝也可以靠名氣考個狀元當當,沒說非要老爹去考狀元。
大宋不是大唐,沒法靠名氣考狀元,老爹不想考就不考,他這么貼心的好兒子怎么會逼親爹去考試,老爹想多了。
小小蘇回家后險些和家里的藤條親密接觸,好聲好氣哄好爹才終于能放下心來慶祝。
他是解元第一名老蘇家第一個第一名好耶
只家里高興還不夠,還要給遠在外地的哥哥和小伙伴們報喜,他考了第一名,秋闈的第一名,超厲害噠
另一邊,龐昱和趙家兄弟倆告別后沒有回家,而是讓車夫送他去八王府。
他要找老對頭炫耀,趙清有當解元的朋友嗎沒有
哈他有
他的小伙伴考了第一全京城的讀書人加起來也沒有幾個第一,他的小伙伴就是
解元都和他龐衙內交朋友,可見他龐昱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解元第一名
見過嗎
龐衙內輕車熟路來到八王府,和門口的門房打過招呼,興沖沖的跑去找老對頭炫耀。
今天不把趙清氣哭他就不姓龐。
趙大郎和趙二郎不知道龐昱又跑去了哪兒,倆人迫不及待回別院找他們爹報喜。
第一名啊小郎不愧是小郎
趙曙挑了挑眉,他很清楚解元的含金量有多高,看到倆兒子興奮的手舞足蹈也跟著笑了起來,“小郎的文章帶回來了嗎爹也想看看解元的文章。”
秋闈中優秀的士子很多,小郎能在秋闈中取得頭名,可見科場上寫的文章很是出彩。
他看過蘇小郎在太學時寫的文章,能明顯的看出他父親和他兄長的影響,有些地方甚至比蘇家的幾個大人還有見解,說真的,小小年紀能寫出那樣的文章不容易。
天縱之才,和尋常人不同也能理解。
趙大郎的動作頓了一下,“只顧得高興了,忘了抄文章。”
趙二郎訕訕撓頭,“我比大哥還高興,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