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轉移矛盾的法子在如今的大宋行不通,太子殿下收到回信后人都麻了,他感覺他的小伙伴比他爹還瘋。
都火燒眉毛了能不能正經一點,他真的很慌啊!
小金大腿整個人都不好了,他需要的是安慰,不是火上澆油。
但是他的小伙伴振振有詞:人不放肆枉少年!就要發瘋!就要發癲!既然說服不了那就加入吧!
太子殿下:???
什么鬼東西啊!
官家照例怒氣沖沖的從前朝回來,先是滿頭大汗的灌了幾杯溫水,然后習慣性的找兒子訴苦,結果可好,一扭頭兒子看上去比他還要苦大仇深。
什么情況?誰惹他兒子生氣了?
官家放下茶杯,“大哥兒?看什么呢?”
“蘇子安的信。”太子殿下磨了磨牙,他和小伙伴的通信一般不會給別人看,這個別人包括親爹,但是這次他實在忍不住,必須要他爹和他一起感受小伙伴發癲的痛苦,“爹你看,這是正經人能說出來的話嗎?”
他知道去地方可以鍛煉人,可也沒人跟他說能把人鍛煉成這個樣子啊。
發瘋是不可能的,就算滿朝文武都發瘋他也不會跟著發瘋。
趙大郎對自己有著非同一般的信心,眾人皆醉他獨醒,舉世皆濁他獨清,他趙頊是不一樣的煙火,是大宋最亮的那顆星。
沒錯,就是這樣。
誰發瘋他都不可能發瘋。
他爹已經有失去理智的風險,他要是再跟著瘋還能得了?
太子殿下的責任感非常重,他是儲君,學的是為君之道,就算現在還沒到當皇帝那一步也不耽誤他從皇帝的角度思考問題。
一思考就發愁,一思考就擔憂,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只要遇到事情下意識的就往最壞的結果去想。
他的小伙伴不一樣,那小子遇到事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來各種不同的走向,不管走向是好是壞他都能樂顛顛的跟撿錢一樣。
他也想有這么好的心態,奈何他真的沒有。
趙大郎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他把他和小伙伴的不同歸于他們爹的教育方法不同。
他爹是個急性子,所以他和底下的弟弟妹妹都是急性子,蘇小郎他爹看著是個暴脾氣,相處久了就能發現老蘇其實沒脾氣。
真要是暴脾氣能養出來蘇小郎和他哥他姐那樣的孩子?
要他來說,蘇家幾個孩子中稱得上穩重的只有蘇家二哥,蘇小郎和他一哥湊到一塊,嘖,他都沒法說。
由此可見,問題出在他爹身上。
那沒事兒了。
太子殿下熟練把鍋推到他爹頭上,然后指著信上的字和他爹一起罵罵咧咧,“您看這上面寫的,對外戰爭轉移內部矛盾,樹立外敵來讓朝中文武同仇敵愾,這都什么跟什么?”
雖然他也覺得這套說辭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是朝臣那關絕對過不了。
不是他對大宋的文臣沒有信心,而是他們大宋的文人絕大部分都只想花錢保平安,這套說辭擺到明面上就會被立刻罵的狗血淋頭,說不準他們前途無限的蘇二元就要開啟他的無限貶謫之旅。
搞事有風險,打仗需謹慎,趕緊恢復正經好不好?
?想看醉酒花間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嗎?請記住[]的域名[]?『來[]ap;看最新章節ap;完整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