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只能作罷,順手摸了摸女兒越發毛茸茸的頭頂。
同在此地的臨川公主看著這幅母女和樂的場面,不由露出了幾分羨慕的神情。
但想到自己此番入宮是因駙馬回京述職,得到陛下的召見,她雖是長公主身份也并無多大權柄在手,還是該當謹小慎微行事,又將神情收斂了回去,只當自己是個合格的話搭子。
她開口回道“秦嶺之中倒是氣候適宜,只是近來往返于南陽與關中的流民甚多,諸事繁雜,不是個清凈地。”
臨川公主乃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嫁給了出身范陽周氏的周道務。
這位駙馬尚在襁褓之中,便以功臣子嗣的身份養在宮中,十四歲出外任職,與臨川公主成親后便以商州刺史的身份坐鎮峣關。
正如臨川公主所說,峣關位處秦嶺之中,正是關中與南陽的一處要害分界關隘。
按說臨川公主的母親韋太妃在先帝在世時還是貴妃,她那“孟姜”的表字也是先帝嘉獎她的才華而取的,可清月打從她到訪開始便端詳著她的舉止做派,怎么看怎么覺得她有幾分拘謹。
被李治以“要同駙馬議事,阿姊自去尋宮中舊識”為由打發到了這里來,也不見她有什么不悅的表現。
和弘化公主簡直像是兩個極端。
唯獨在她垂眸之時,在目光中閃過的思慮,讓人隱約看出,她并不像是表面看起來那般木訥,實有腹中乾坤。
“秦嶺”武媚娘想了想此番陛下召見周刺史的用意,
微微一笑,“我看孟姜不消幾日,便不必留在那里了。”
臨川公主訝然,“昭儀何出此言”
打從入室開始,臨川便以余光留意起殿中之物。
上月的安定公主冊封,加上昭儀有孕,讓此地多出了不少奇珍擺件,這都還算尋常。
最特別的是在桌案上有一疊卷宗,似乎是歷年賞賜時服的布料樣本冊子。
此物有一年在她生母韋貴妃處見到過,但又與這本有些不同,更像是天子賞賜百官所用的那一份,許是因陛下到訪安仁殿次數頻頻而暫時留在了此地。
由此觀之,這位武昭儀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實非等閑。
那她所說的話,也應當不是信口胡言的。
可這種話,說得又有些逾矩。
恰在她思量之中,對臨川公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武媚娘并沒有直接言明,而是回道“陛下正是缺人之時呢,周將軍英武有才干,總不會蹉跎于峣關的。”
是這樣嗎
臨川公主面上神情不變,心中卻無聲地嘆了口氣。
所謂有才干就能得到重用這種事情,在并無太多門路的情況下,不過是個笑談而已。
就像她雖有先帝欽定的表字,還額外為她延請了女師教習書法,被封公主號的時候也已是那次出風頭后又過了十多年的事了。父皇日理萬機,不會將她給掛念在心上,讓她只能借著其他姐妹冊封的光,才拿到應有的待遇。
她是如此,她那位同樣不擅鉆營的駙馬也是如此。
說是說的先帝心腹的兒子,但又哪比得上真正的要員子弟呢
不過,能得陛下寵愛的武昭儀一句“祝福”,總好過跟對方鬧矛盾。
為防言談失禮,她干脆岔開了話題,沒再多談秦嶺峣關之事,而是轉而將話題扯向了小公主。
六個多月的孩子能喊一句“阿娘”也得算是天才,但還不到出挑到令人恐慌的地步,是有不少話題可聊的。
又因顧念武昭儀到底是有身孕之人,臨川公主也沒敢滯留太久,在聽聞駙馬那邊與陛下的面見行將結束后,她便朝著武媚娘告辭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