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邊走邊給孩子們講起回收站的歷史。
當年剛結婚那幾年是家里經濟最困難的時候,秦海全靠回收站里撿破爛,才置辦出了個家。
說完回收站,他又說起李站長來。
李站長本名李建設,沒受傷之前一直在前線打仗,已經做到了連長級別。
后來被一枚榴彈擊中,斷了只手,不得已才從部隊退伍回老家。
原本部隊給他安排的工作是在公安局管理文檔,工作清閑上下班固定。
李建設干了幾個月就犟著要換崗位,他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去管文檔,簡直是要了老命。
之后左選右選,選中回收站。
剛來沒多久就遇上國營企業改革,花百來塊李建設就成了回收站的合伙經營者。
除每個月固定上交單位的百分之四十利潤,剩下的都歸李建設自己。
所以站子里的東西李建設能說了算,他想賣多少就是多少。
“李站長是英雄,你們要尊敬英雄知道嗎”秦海又交代孩子們。
“知道了”
說著,回收站里最遠的一個倉庫到了。
秦海輕車熟路地走上去取下鎖頭掛到一邊,退后一步用腳推開了大門。
嘩
門頭上灰塵如
同下雨似的掉落下來,其中還夾雜了好些泥土石塊。
等灰塵散去,秦溪他們才走進去。
倉庫里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各類跟鐵有關的雜物,地上滿是生銹的鐵絲。
當然,一些破鍋子也堆得到處都是。
幾人站在門口傻眼了。
這跟山一樣堆在一起的破銅爛鐵,要找到什么時候才能找到李建設說得祖傳鐵鍋。
“你們兩個在門口玩,別跑出回收站。”
秦海把包莉莉放下,指揮著孩子們去空地上玩耍。
兩個孩子聽話地牽著手跑遠。
“分開找,誰找到了說一聲。”秦海說。
父女三人各自去隨便選一堆尋找。
大海撈針
秦溪就從最面前找起,什么斷菜刀,爛手電筒,還有從包邊紐扣上剝下來的鐵片。
不知找了多久,直到包莉莉跑到門口說餓了,幾人還是一無所獲。
好在出門前秦溪就做足準備,帶了些吃食一起來。
下午讓秦雪帶著兩個孩子在外邊等,秦溪和秦海繼續鉆進倉庫找。
終于
秦溪扒開一塊廣告牌,看到了個圓形的黑色鍋。
被埋藏在這堆雜物里好幾年,黑鐵鍋竟然一點都沒有生銹,甚至還能感覺到鍋底泛著層油光。
鐵鍋兩邊的耳朵用麻繩裹著,秦溪剛碰到繩子就立刻散開了。
“爸,我找到了。”
鍋很重,鍋底很厚,典型的熟鐵鍋。
鍋邊有深淺不一的捶打痕跡,密密麻麻地疊加在一起,明顯是手工制作,歷經多年才會形成這種模樣。
秦溪用手抹去鍋里的灰,越看越是滿意。
“我瞧瞧。”
秦海灰頭土臉地走過來,伸手就去拿鍋子的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