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寒松成為名冠滿京城的狀元郎時,紀云蘅和許君赫都還沒有出生。
而他死的那年,紀云蘅剛誕生,許君赫也才兩歲,所以兩個人都未曾見過這位鼎鼎有名的裴大人。
紀云蘅只從母親生前那布滿哀愁的眼睛和苦澀的眼淚里聽過關于外祖父的只言片語。
而許君赫身在京城,身邊處處都是裴寒松的名字。
昏暗的大殿里,并肩而站的兩個人影子落在墻上,形成依偎在一起的錯覺。
許君赫聲音輕緩地說起裴大人的從前。
裴寒松是個不同尋常的人,他在學識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這種天賦不是后天的勤奮刻苦能夠追趕的。
他年幼時不愛念書,就喜歡在街上招貓逗狗,不是喊著同伴去下河捉魚,就是上樹掏鳥,有時候玩餓了就直接鉆別人雞圈里抓雞吃。
他很有能耐,七歲的時候就能殺雞拔毛,自己烤著吃。
只不過經常被人抓住,然后押著他上裴家要錢。
裴寒松總是說,他是故意被人家抓的,因為這樣就不算白拿別人東西。
后來長大一點,他迷上了作畫,制香,就算沒有請正經的先生教導,他靠著自己練習和臨摹,竟自學了一手絕妙畫技。
令裴家人頭疼的事,他仍舊不愿念書。
盡管裴寒松在別的領域表現得如此優秀突出,也有不少人勸裴家人強扭的瓜不甜,干脆別強迫裴寒松念書了。
但裴家人世代都是讀書人,登科及第入仕途是他們的祖訓,所以裴寒松便是再野,也要被按著頭押在書桌前念書。
裴寒松入了書院之后,與紀昱的父親相識。
浪蕩子一朝撞上書呆子,兩個人莫名其妙成了好友。
裴寒松還是玩,在課堂上都于紙上亂畫,畫物,畫景,畫夫子。
但隨著年齡增長也收斂了很多,趴在書桌前的時辰越來越長,隨后他開始參加科舉。
他在學識方面的天賦終于開始大放異彩,如此貪玩的一個人竟屢考屢中,高中狀元時也不過才二十五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大好年華。
裴寒松一舉成名,不僅在泠州成為傳奇人物,更是在京城炙手可熱,王公貴族的耳中頻頻出現他的名字。
皇帝舉辦鹿鳴宴那日,天潢貴胄齊聚一堂。
裴寒松卻身著官服,提著一壇酒入場,逢人便笑瞇瞇地撞一杯。
一路走下來,他的臉都喝紅了,頗有些站不穩地來到皇帝的座前,還打了個酒嗝。
彼時皇帝也年輕,并未怪罪他御前失儀,只問他為何將酒壇提在手里。
裴寒松答這樣方便。
這副模樣便被宮廷畫師給畫了下來,此后經年都留存在皇宮中。
裴寒松是從登科入朝開始就得皇帝寵愛的臣子,雖然他性子混不吝,有時會做些不正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