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帥,朕寶岐殿的番薯都收刨了,收獲頗豐”朱翊鈞迫不及待的告訴了戚繼光這個好消息,戚繼光告訴過他,將士們吃飽了飯,就能御敵。
吃不飽那一切免談。
戚繼光笑的很是燦爛,他不是笑自己終于從邊方調入了京營,也不是笑自己升官發財撈到了天子劍一把,戚繼光對這些其實不是很在意,他是由衷的高興,大明小皇帝真的很認真的在重振大明軍威,他心中那個不甘心、那個期望的火苗,愈加旺盛。
戚繼光將天子劍遞給了張宏,俯首說道“臣為天下賀,為陛下賀。”
天子劍要等離開了陛下三丈以后,再領走,這是恭順之心。
雖然戚繼光只需要一拳,就能把十歲人主的小腦袋,打的四分五裂。
“成國公病危,戚帥先過去探病吧。”朱翊鈞并不打算讓戚繼光變成孤臣、獨臣,既然已經是勛貴了,那就送送前任勛貴。
戚繼光笑容滿面的說道“臣遵旨。”
“大家也都散了吧,各忙各的。”朱翊鈞小手一背,心情愉悅的邁著四方步走上了月臺,他還有講筵要做。
張居正等到廷臣離去,侍讀、侍講、展書、贊禮官就位后,俯首說道“臣為陛下解惑。”
“嗯。”朱翊鈞今天心情很好,不打算掄大錘了。
戚繼光和朱希孝匆匆趕往了成國公府,朱希忠的狀態更差了幾分,但是,看到了弟弟和戚繼光,略微急切的往前湊了湊。
朱希忠示意戚繼光近前些,看到了戚繼光配天子劍,才露出了一個由衷的笑容,抓著戚繼光的手說道“好好好,遷安伯,做事要講勢,勢是什么勢是天時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便是這人和,我等了一輩子,終究是沒等到人和的那一天。”
“不要辜負了陛下期望,呼,大明江山永在,日月山河永固。”
“謝成國公教誨。”戚繼光趕忙答應,正打算開口謝成國公的舉薦,朱希忠的手卻從戚繼光手中滑落,隨意的耷拉在了榻前,朱希忠帶著笑容,閉上了眼睛。
“哥”朱希孝往前急走了一步,年輕時候護持嘉靖皇帝出火場,胡虜南下,守備京畿的成國公,因為舊傷復發,已然離世。
朱希忠一輩子都在等人和,他等了夏言、嚴嵩、徐階、高拱,終于等到了張居正,他等過了嘉靖、隆慶,也終于等到了當今陛下,他在等,在等大明新的京營總兵官到來,當朱希忠看到是戚繼光后,最后一股心氣一散,了無牽掛,溘然長逝。
朱希忠臨終前,看到了希望,這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寬慰。
成國公去世的消息,立刻傳遍了整個京師,庚戌之變中,成國公部署諸將卒,晝夜捍御,守住了京師,沒讓俺答汗攻破,守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朱翊鈞聞訊輟朝三日,以示哀悼,令禮部擬定謚號,禮部擬恭靖,張居正請命,請皇帝追封成國公定襄王。
在成國公大行之日,戚繼光上奏請遴銳選鋒一萬余,于北土城組建京營。
晚秋的風愈加凜冽,文武百官都等在在承天門外。
今天,是提舉將才考校武藝之日,按照之前廷議,小皇帝要親自前往北土城主持考校之事,所以百官等在承天門外等待著皇帝陛下的儀仗。
晨鐘敲響,鼓聲陣陣,承天門緩緩打開,朱翊鈞從里面走了出來,他不喜歡坐轎,車駕停在承天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