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林阿鳳,力有未逮。”戚繼光眉頭稍皺,他和紅毛番交過手,林阿鳳這五千人過去,短暫一時能占據風,也難以盡全功。
既然要做,那就做到底。
王國光想了想說道“戶科給事中李戴之前言廣州匪患倭患漸平,要把募兵的三千悍勇盡數解散,被陛下訓誡,諸位可還記得這件事嗎這些驕兵悍將,隨著蕩寇平倭的推進,地方的安寧,似乎已經沒有了用處,飛鳥盡良弓藏,莫過如是。”
“軍兵復從而掠之,與盜賊無異。”
“招安林阿鳳,怎么能沒有節制呢不如將這部分的募兵由悍將率領,節制一二,防止林阿鳳真的盤踞呂宋為患。”
募兵悍勇,但是安置這些募兵,非常的難,自古這卸磨殺驢的事兒就不罕見,李戴的主意不是個好主意,但廣州募兵隨著蕩寇平倭進入了尾聲,如何安置,的確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把這部分募兵安插到招安而來的海幫里,既解決了安置問題,又解決了林阿鳳有可能復叛、打不過佛郎機人的問題,王國光的意思是一石三鳥,兩難自解。
王國光說這話,也不稀奇,元世祖忽必烈取江南后,招安了大量的南宋軍隊,無法安置,直接安排出海,都打到了爪哇國去了。
張居正思慮了片刻說道“要是做成了,殷正茂大功,要是做不成,殷正茂大罪。”
“生死之仇,絕不可能通力合作,互相節制,不至于失控有此驕兵悍將助益,林阿鳳攻打呂宋,此事大有可為。”戚繼光站在軍事角度分析了問題。
林阿鳳的實力不是很強,打呂宋可能打不下來,但是有了這幫募兵助益,那盤踞在呂宋的大佛郎機人則可能要遭秧了。
“那就如此”張居正看了一圈說道“誰還有異議嗎”
無人反對招安之事,張居正在浮票寫了自己的意見,而后交給了張宏。
張宏遞到了御前,請皇帝蓋章。
朱翊鈞看著面前這份奏疏,只能說,讀書人玩的真的臟
大明這頭和大佛郎機人你情我濃,又是召見特使,又是恩厚賜賞,那頭直接拿出了刀子,捅在了大佛郎機人的腰子,大明廷臣們生怕這刀子捅不死人,還把林阿鳳這把刀用力的磨了磨,爭取一刀斃命。
政治,只有利益,文華殿的明公們,全都是一群冷血無情的機器。
尤其是張居正的話,若是不成,則是殷正茂自己尾大不掉干的,若是成了,則是大功一件。
朱翊鈞拿起了朱筆,將奏疏林阿鳳那段涂掉,才拿起了大印落下,開口說道“若是黎牙實問起,朝廷并不知道。”
大明皇帝完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什么叫不知道,涂掉就能裝不知道了嗎
還真能。
臉面這東西,是政治里最沒用的東西。
抹掉之后,從流程而言,朝廷真的不知道林阿鳳這個人的存在了。
到時候林阿鳳辦出什么事來,辦不好,也不能報朝廷的名號,辦好了,游擊將軍、呂宋總督這些官職,也可以授予。
佛郎機人能滅了呂宋,大明承認,林阿鳳滅了呂宋島的佛郎機人,大明也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