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也是一臺冷漠無情的政治機器。
廷議仍在繼續,朱翊鈞御門聽政,順便讀書,并不覺得無聊,這世間,哪還有比帝國權力中心的明公們吵架更大的熱鬧
明公打架,就是更大的熱鬧。
看熱鬧是人類的天性。
這吵得最厲害的就是張四維回朝的事兒,眼看著宣大長城鼎建的窟窿逐漸被堵了,而且王崇古還在宣府大同兩鎮之地,搞了個大新聞出來。
那就是那十九萬失地佃戶、游墜傭奴們停了兩個月的鼎建,恢復了宣府大同地面的屯耕之事。
宣府大同一共復耕了四萬七千五百頃田畝,也就是四百七十萬畝田恢復了耕種,著實給小皇帝開了大眼
雖然不是膏腴之田,但是養活這十九萬失地佃戶、游墜傭奴綽綽有余的同時,還能實物配發兩鎮軍餉。
“這算是實打實的功勞吧。”萬士和頗為鄭重的說道“長城鼎建的窟窿補了,長期兵荒馬亂導致衛所屯耕荒廢,現在也恢復了,而且朝廷詔令實物發糧餉,也能夠落實。”
“宣府大同田畝荒廢之事,由來已久,皆因征戰而起。”
“王崇古、方逢時、吳兌、郭琥等人聯名奏,要疏浚水利,安定地方,亦請朝廷詔請張四維回朝。”
為了張四維回朝,族黨們也變化了打法,不僅僅堵窟窿,還在恢復生產,還要疏浚水利。
朝中無人,處處都是被動,造反又不敢,只好立功來求回朝的機會。
“慶賞威罰天理所在。”張居正在啟用張四維的浮票,寫了自己的意見。
朱翊鈞看了半天,劃掉了張居正一句話說道“他可以回朝,但不能做世宗肅皇帝實錄的副總裁。”
萬士和俯首說道“陛下,臣斗膽,為何不能充任副總裁”
“因為世宗實錄已經修完了啊。”朱翊鈞理所當然的說道“還不是萬尚書嫌修的慢,去年議柔遠人,大司馬為萬尚書解惑大明與小佛郎機人的恩怨,萬尚書說,嘉靖年間很多事不知道,是因為沒有國史多有不察。”
朱翊鈞學者張居正的神情,一邊點頭一邊溫和的說道“當時元輔先生怎么說來著我的錯,修的慢。”
朱翊鈞學張居正那是學的真的像,有模有樣,把那種溫和,不顯山不露水、滿肚子壞水的神情,刻畫的入木三分。
譚綸差點沒繃住笑出來。
朱翊鈞接著說道“昨日申時行已經把初稿送到了宮中,司禮監已經審閱了,申時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狀元,狀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聽聞萬尚書要看,那真的是過年都沒休息,一直在修,日夜不輟,終于趕在長城鼎建前,把世宗實錄修出來了。”
萬士和呆滯的看著小皇帝,這消息太過于突然,他還有些宕機,老半天才回過神來。
世宗肅皇帝實錄,修完了,穆宗莊皇帝實錄,也修完了。
因為穆宗實錄只有六年,篇幅比較短,只有七十卷,要比世宗肅皇帝的四十六年的實錄要容易的多,世宗實錄有五百六十六卷。
“不是說要到萬歷五年才能修完嗎這么快就修完了”萬士和有些暈乎乎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