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第一個困境,就是我們沒有足夠火器的船只,就像最初的紅毛番一樣。”
殷正茂對紅毛番非常的了解,和固有印象不同的是,紅毛番最開始到南洋的船,并非武裝到了牙齒,滿是火炮、火銃,像刺猬一樣的武裝商船或者戰船,而是一種三角帆四桅船,這種小型的帆船,裝在貨物就不能裝載火炮。
彼時紅毛番們根本不會輕易作戰,而是利用各種手段,或者賄賂、或者哄騙、或者強占,割一塊地出來。
殷正茂嚴肅的說道“彼時紅毛番在沒有堅船利炮時候,是怎么做的”
“他們通過在貿易港口附近建立要塞、營堡,來控制港口和貿易,獲得補給,我們發現營堡只需要一百人到三百人,就可以防守三千到五千人的進攻。”
“所以,我們第一階段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據點,我們的貨船,可以到這些地方將各種原材料、資源運回,換防士兵,送去補給。”
“我們在陸蕩寇平倭的時候,我們是優勢,我們有著源源不斷的補給,有著經驗豐富的百戰老兵,有百姓們虜情,我們了解地貌,可以有條不紊的制定戰術,可以多方配合作戰。”
“但是到了海,我們是陌生的,失去天時地利人和,作戰將會是極為艱難的。”
“這一場戰爭我們要做好輸掉的準備。”
“諸位不要掉以輕心,殺死敵人,就是對敵人最大的尊重”
殷正茂站了起來,大聲的說道“大明軍威武”
“大明軍威武”所有武將站了起來大聲的喊道。
紅毛番在剛開始大航海的時候,作戰方法是以守代攻。
這樣的戰略具體體現為通過種種手段獲得港口附近的土地用的速度建立營堡進入內陸不要超過五里,且隨時保證部隊撤離到船或要塞之內因為信風的緣故,船舶到港時間區域固定,在補給和換防士兵到達之前,要守住要塞
最重要的是大量預生產一切可能用到的東西,包括了床弩、火銃、火炮、弓箭、火藥,甚至還包括了窗框、加工過的石料、各式各樣的機械。
而現在紅毛番的戰術隨著武裝商舶、戰艦的不斷成熟,戰術也發生了改變,信風的緣故,到港時間的固定,紅毛番的進攻已經從過去的單純的以守代攻,換為了潮汐式波浪式的進攻。
而深入內陸的距離也隨著火器和軍隊建設的發展,戰斗力的增強,逐漸從五里,不斷的擴展到了數十里的地步,以守代攻也變成了以攻代守。
所以廣州、福建等地的倭患,主要呈現出一種剿滅平定不久,下一個潮汐又洶涌而來的特點。
一味的防守,設立海防同知,在沿海建立營堡,可以抗倭,但不能根治,沒有海權,海防就是一個虛偽的命題。
殷正茂反復奏談及過要想根絕廣州倭患,就要想辦法恢復對馬六甲的控制,那是大明的海嘉峪關,守住了馬六甲,才能守住大明海疆的安全。
他的這個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平倭戰爭的經驗總結,也并不新穎,早在永樂年間,鄭和就提出過這樣的觀點。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
而現在隨著朝廷對開海整體方向的轉變,殷正茂看到了希望。
“那么在鄧子龍前往南澳島勸降林阿鳳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尋找助軍旅之費了。”殷正茂對張元勛談到了眼下的主要工作,募集軍餉,尋找助軍旅之費。
張元勛稍微估算了下說道“最少需要三十萬兩的助軍旅之費,我們都知道,朝廷窮的當褲子了,這銀子、糧食、火炮、火銃、火藥、船只都需要我們自己想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