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趕完文華殿的路上,對著張宏說道“咱現在,有錢了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誠如是也,這筆錢來的正是時候”
羊毛官廠需要錢,而這次的投資也是由國帑、內帑分別注資,一切準備就緒,現在錢也到位了。
中秋節這天,按制休沐,但是廷議如常,因為這筆三百萬兩的銀子,多少雙眼睛盯著,天津衛一來消息,都知道中秋節這個節,肯定沒有休沐了。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群臣見禮,多是喜氣洋洋。
朱翊鈞小手一揮說道“免禮免禮,廷議吧。”
待所有人坐定,張居正才翻出一本奏疏說道“325萬兩白銀昨日已經入了通州,由松江鎮副總兵陳璘押運。”
王崇古差點直接從椅子上蹦起來
325萬兩白銀
王崇古可是知道朝廷窮的當褲子,內廷外廷互相討飯的尷尬局面,這才兩年多沒回京,朝廷就直接入庫了325萬
這可是度支之外的錢,以遼東攻破古勒寨為例,補欠餉等等一共就花了15萬銀,這筆錢,至少可供21個遼東大捷用度。
度支之外,就是說除了原來預算之外的額外收入。
張居正這個首輔,怕是得吃進去一多半去元輔果然是生財有道
張居正滿是笑意的說道“國帑入庫1625萬兩,內帑等入庫,陛下敕諭,下章禮部司禮監督辦。”
“元輔的呢”王崇古眉頭一皺,這加起來正好,張居正的呢
所有的廷臣都看向了王崇古,萬士和輕輕咳嗽了一聲說道“王司寇慎言。”
“失言了,失言了。”王崇古才意識到這里是文華殿,不是他的宣大總督府,不是什么話都能往外說的,也不是誰做首輔,都要每筆銀子都要拿走一大半養自己的朋黨。
張居正并沒有怪王崇古失言,何止王崇古一人如此認為
整個天下除了久在朝堂的廷臣,誰人不覺得文華殿就是他張居正的一言堂,他說一,小皇帝不敢說二,325萬兩,他拿走六成,哪個敢說一個不字但事實是,小皇帝說一,張居正不會說二。
君臣都有默契,大明再興才是本務。
朱翊鈞笑著說道“先生生財有道,當國三年,國帑內帑終于擺脫互相討飯、為了一兩銀子互相撓頭發的局面了,朕以先生治國有功,宜進太傅。”
張居正一聽趕忙站起來俯首說道“陛下容稟,蔭以酬勞,必有超世之功,而后可以蒙延世之賞。臣謬以淺薄,得效編摩,載筆操觚,乃詞臣之常職耳,有何勤勞可當懋賞臣不能受。”
“先生。”這已經不是朱翊鈞第一次動心起念授張居正太傅了,這都兩年了,張居正硬是不肯要。
張居正再次俯首說道“陛下。”
朱翊鈞繼續說道“人人都想加官進爵,唯獨先生,朕以兩廣戰事、都掌蠻戰事、呂宋戰事、遼東戰事以先生有功授太傅,這不是名正言順之事加官已成命,宜即勉承,不必固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