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廷臣們形成合力決議,最終通過彈劾張居正的奏疏,這個權力還是張居正爭取到的,就是朝中大事過廷議方可推行;
第三是皇帝對張居正產生了厭倦,這就是朝臣們不停上奏的原因。
通過無限的信息轟炸,把張居正塑造成一個奸臣,最后罷免。
在大明帝制的制度設計之中,小皇帝支持的張居正就是個無解的存在。
次日清晨陽光明媚,十一月初三,小皇帝現身皇極殿,一如既往的召開了朝會,在鼓聲和號角聲中,朝臣們依次進入了皇極殿內,沒有資格入殿的朝臣,站在皇極殿的廣場前,站在凜冽的冬風之中,等待著漫長的朝會結束。
“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朝臣們見禮,跪在地上山呼海喝。
“免禮。”朱翊鈞小手一揮讓朝臣們平身,他的手摸向了第一本奏疏,打開看了幾眼,又放下,看向了朝臣。
朝臣們內心陡然升起了一個疑惑,陛下這個時候還不點名,是要做什么
廷臣們立刻意識到了不妙,小皇帝陛下怕是又要搞出什么幺蛾子來,整出什么大活,來給朝臣們好好開開眼了。
“先生。”朱翊鈞看向了張居正笑著說道。
張居正出列俯首說道“臣在。”
“朝中多有營救傅應禎、余懋學和劉臺之人,既然大家都要知道朕為何要收押他們,就當殿審問吧。”朱翊鈞頗為無奈的說道“言官多有誤會,總覺得朕處置這三人是挾私報復,所以干脆把他們拉到朝堂上來,直接過堂如何”
“啊,這”張居正驚訝的看著皇帝,陛下還真的整出了大活來,居然要在皇極殿公開審訊這三人
“臣并無異議。”張居正稍加思忖了片刻,才俯首說道,這里面傅應禎是他的學生,劉臺也是,若是他說不能公開審問,那豈不是坐實了張居正在姑息縱容自己門下
“陛下,臣有本啟奏。”萬士和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聞帝王之致治也,必君臣交儆,而后可以底德業之成,必人臣自靖,而后可以盡代理之責,公開詰問,是不是有失君臣之誼”
朱翊鈞看著萬士和面色沉重,語氣里帶著幾分無可奈何的說道“大宗伯,朕也不想啊。”
“可是你看這剛收監,就鬧得沸沸揚揚,徐貞明就因為和傅應禎吵了幾句,就變成了幸進之臣,徐貞明不過種地得力,才被選到了寶岐司,怎么就是幸進了呢”
“若是不當殿聞訊,怕是又要有趙緹帥屈打成招,朝廷苛責耳目之臣,朕耳朵一捂,堵塞言路,不肯聽諫的風力輿論了,到時候鬧出來了伏闕的亂子來,那才是真的失了君臣之誼,朕也是無奈之舉,大宗伯以為呢”
萬士和聽聞陛下的擔心,也是吐了口濁氣,搖頭說道“陛下睿哲漸開,思慮就是比臣周全,陛下英明。”
禮部尚書說完,就直接歸班了,他就是出來走個流程,也不是想勸諫,萬士和在給陛下補手續,日后論起來,這也算是朝中決議,不是陛下一意孤行。
“大司寇以為呢”朱翊鈞看向了刑部尚書王崇古,詢問王崇古的意見。
“臣以為善。”
“兩位總憲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