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拿著奏疏說道“你上奏來說,說朝廷養京營百無一用,還浪費國用,理當裁撤革兵。那朕來問你,若是俺答汗,和土蠻汗再破關隘入寇京師,如何處置朕去俺答汗和土蠻汗那兒磕頭,說趕緊退兵吧,朕答應你們了,封你們為王,給你們貢市”
林偕春沉默了許久說道“陛下,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
“古之王者尊居九重、而控四海、薄海內外、靡不環向、而止帚令者、此無他故焉,惟德哉。自三代圣王、未有百年不變之制、所貴乎承之者、在善體其制法之心而不必拘其故,夫天下之事、不能無敝、敝則不能不變不通之、變而通之、以不失其舊、此其為善守法者。”
“今日京營靡費極重,裁撤京營,可謂是”
朱翊鈞當然能聽懂林偕春在逼逼賴賴個什么東西,意思是天下之重就是德,有了德就有了一切,天天握著刀嚇唬誰呢
他一伸手打斷了林偕春的施法,問道“你打住,朕問你話呢,俺答汗和土蠻汗已經來到了西直門外,沒有京營,如何處置朕去虜營,求他們嗎”
林偕春俯首說道“臣以為鄉民聯防,可使不法之徒銷聲匿跡,如有戰事,便可以下詔令天下勤王。”
朱翊鈞聽明白了林偕春的提議,不住的點頭說道“朕聽明白了,就像北宋那樣,然后金兵到了汴梁城,皇帝被俘,你的意思是朕到時候也北狩去或者像是唐中晚期那樣,遍地藩鎮割據,朕沒事就四處逃竄是吧。”
“英宗皇帝北狩,最后得歸,你猜是瓦剌人有恭順之心,還是因為瓦剌人打到了大明京師,被打退了,不得不歸還英宗皇帝你這話說的,簡直是可笑。”
“你的意思就是英宗時,天順年間,解散京營,才是仁君、德君”
“臣不是那個意思。”林偕春額頭頓時升起了一層的冷汗,趕忙說道。
朱翊鈞兩手一攤,開口說道“那你什么意思”
“咱大明也不是沒有解散過京營,英宗南宮復辟,解散京營,把遼東總兵范廣的妻小家宅,賞賜給瓦剌人皮兒馬黑麻凌辱,把范廣的兒子范昇,發配至廣西煙瘴之地,就因為范廣擊退了瓦剌也先入寇。”
“范廣一死,東北的建奴李滿住、董山等乘間竊掠邊境,遼東為之困弊,最后鬧到了成化年間,不得不再組建京營,對其犁庭掃穴,才安穩了幾十年。”
“林纂修的意思是,咱們把京營解散,然后任由入寇,直到京師被圍困,下令天下勤王這可是嘉靖二十九年,和隆慶元年發生過的事兒。”
林偕春只覺得自己額頭上都是汗,這小皇帝實在是太難糊弄了。
“陛下,臣以為國用大虧,再養京營,實在是靡費過重,也是為朝廷著想,還請陛下明鑒。”林偕春已經麻了,只能發動了我也是為了大明國朝
朱翊鈞嗤笑一聲說道“你知道為什么財用大虧嗎以隆慶五年年末為例,是歲,戶部計天下戶口田賦之數,戶僅一千萬八千八百零五戶,丁口止62537419人,田地四百六十七萬七千七百五十頃一十一畝有奇,洪武元年,咱們可是有八百多萬頃,到了隆慶五年,壞了,只有467萬頃了。”
“你知道為什么國家財用大虧了嗎你是不知道,還是本末倒置、因果顛倒來糊弄朕來了”
自從孝宗皇帝以來,朝廷都是按著467萬頃收稅,朝廷沒錢是因為稅基萎縮數十年,所以才養不起京營,而不是因為養了京營,而財用大虧。
朱翊鈞打量著林偕春,他在判斷,林偕春到底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在糊弄他這個小皇帝。
只是看了半天,朱翊鈞終于確定,林偕春可能真的是這么想的,就是養京營導致了財用大虧,而讓鄉民聯防,下詔勤王,是個省錢的好辦法。
省錢是真的省錢,就是省著省著,把朝廷給省沒了,把皇帝的腦袋也省沒了。
“林纂修讀史書嗎”朱翊鈞發出了一句靈魂拷問。